当前版: A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见事贵乎明理 学史重在鉴今

  社科理论机构

  领军人谈“学史”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贯通历史、现实、未来,贯通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为奋进新时代、走好新征程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牢牢把握学史明理这个前提

  “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明理,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明理之所以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是由我们党立党、建党、强党的内在逻辑决定的。没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无不深刻昭示着,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基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我们党始终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党的先进性首先体现为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政治上坚定源于理论上清醒。理想信念的确立,从来都是一种理性的选择,而非一时的冲动,光有朴素的感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深厚的理论信仰作支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因此,要坚定理想信念,必须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必须深刻把握历史规律。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首先,它占据人类道义制高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观是要解放全人类,实现人人自由、人人平等,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也是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对全世界全人类都具有极强的道义感召力和吸引力。其次,它占据真理制高点——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马克思主义坚持世界物质第一性,强调生产力作为决定性因素的根本标准,指出人民群众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各个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提出了科学的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再次,它占据实践立足点——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马克思曾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恩格斯则说:“马克思首先是个革命家”。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今天,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正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

  奋力建设新时代高水平智库标杆

  学习历史是为了观照现实,纪念历史的最好方式就是开创未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今世界最现实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学史明理,就是要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自觉地用这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呼应“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根本要求和“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的伟大号召。

  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是一个需要思想也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重镇和新型城市智库,我们要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战略机遇和战略目标,以“三个面向”谋划推动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一是面向未来。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把握和塑造未来,紧扣时代脉搏,深入研究重大理论和重大实践问题,提出有思想分量、有价值含量的对策建议,做到明道识变、乘时就势、因时制变,有效应对变局、服务大局、开创新局。二是面向全球。树立宽广博大的格局胸怀,增强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建设枢纽型组织、国际化网络,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三是面向现代化。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创造和价值创新意义,把握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找准定位、顺势而为,推动新型城市智库改革建设全方位提升、深层次发展、根本性变革,以高质量智库成果服务广州现代化建设。

  要坚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为人民做学问、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智库标杆的具体行动。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深化理论武装中推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造。高水平开展课题研究,努力构建适应性强、层次鲜明的课题研究体系。高标准建设重大平台,努力打造新型城市智库成果品牌。高质量举办重大学术活动,提升话语建构和国际传播能力。高站位发挥思想舆论引导功能,构筑思想“策源地”、舆论“强磁场”。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价值取向。

  (作者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TOKYO 2020
   第A3版:TOKYO 2020
   第A4版:TOKYO 2020
   第A5版:要闻
   第A6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7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8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9版:理论周刊
   第A10版:理论周刊
   第A11版:经济
   第A12版:广州文明导报
   第A13版:身边纸
   第A14版:今日人物·关注
   第A15版:湾区
   第A16版:阅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DA13版:顺德金版
   第SDA14版:新区势
见事贵乎明理 学史重在鉴今
促进能源结构低碳化 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规划和建设新时代的人民健康社区
全面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特性
数字经济时代应高度重视就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