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国共产党员2
近日,记者随赵广军生命热线协会前往慰问部分“光荣在党50年”的本地老党员。在已经90岁高龄的离休干部于静华老人家中,她拿出“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深情回忆起自己参与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时期的革命往事。于静华老人1946年入党,迄今为止已经有75年党龄。“当年,我为了参加机要工作而改名于静华,这个名字从此就伴随了我一辈子。我们在党旗下宣誓,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所以我现在也还没闲着,党员就要一辈子为党工作。” 于老介绍,自己正在写一本回忆录,准备将红色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欢欢 实习生 李缘
在于静华老人家中,堆着厚厚的一沓稿纸,这是她最近写的回忆录的一部分素材。“趁着记性还可以,我准备把这些经历写下来。”
15岁入党立志“为妇女解放”
于静华1931年8月8日出生在河北省宝坻县尔王庄(今为天津市宝坻区)一个农民家庭。家中一共有7个孩子,大姐、二姐、三姐没有上学。
当时,华北地区地下党活动频繁,于静华的家中就住着一位地下党员。“当时,他经常晚上出去开会,或者送情报。我跟他说,我能不能帮你?他说我还太小了。后来他跟我说,有一个冀东六中是共产党办的,可以免费去读书,让我去。”
1946年,于静华进入冀东六中学习,接受进步教育。同年12月,年仅15岁的她由当时任宝坻县七区区委书记兼区长的刘纯山和中学校长常育才等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至今,于静华仍对那一幕记忆犹新。“介绍人问我为什么加入共产党,我回答‘为妇女解放’。两位介绍人都笑了,说‘你有志气啊’。”
于静华告诉记者,自己大概从10岁开始就要干农活。而在学校一边学习一边务农的生活永远铭刻在她的心里,当时为了以工养校,学校先后创办了卷烟厂、制鞋厂、织袜厂、酿酒厂和豆腐坊,她选择了织袜厂,天天织袜子,从一天织两双提升为一天六双,受到校长的表扬。当时,老师上课没有教室,就在街头巷尾、山坡上、田埂上授课。晚上,师生分别住在老百姓家,自己动手搭草棚、木棚住,冬天睡大土炕,大家互相挨着,谁也没有怨言。于静华坦言,那段时期磨炼了她的革命意志。
为从事机要工作而改名
1947年,解放战争已经打响,党组织急需机要人员。当时,冀东十五军分区干部到六中选调机要人员,于静华和另外3名同学被选中。机要培训一共半年,于静华记得,当时每到周末,她和班上几个男同学就要争先恐后地为附近的老百姓打扫卫生,为群众挑水、砍柴。“我们党为什么能赢得民心?因为我们始终保持着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点,我十多岁时就已经感受到了。随着我入党时间越久,这种感觉越深刻。”
在培训班期间,于静华也正式改名,在此之前,她的名字是于文芬。“改名主要是为了安全考虑,今后可能要从事保密工作,所以才改名。” 1947年12月底,机要训练队结业,结业时学员仅剩25名左右,最大的22岁,最小的15岁,于静华被分配到冀察热辽军区机要科当译电员,驻地在内蒙古赤峰市的一个小山村里。当时为了隐蔽身份,所有人都居住在老百姓家中。
革命夫妻见证广州解放
随后,冀察热辽军区召开工作会议期间举行了联欢会,于静华被推荐参加打腰鼓,谁也没有料到,这竟然是一段革命姻缘的开始。当时,韩宗祜担任军区机要科长。联欢会第二天上午,于静华去送电报,韩宗祜正在看电报,抬头看见她就问,“你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我观看你打腰鼓很精彩。”于静华一一作答。“当时没什么娱乐活动,有时吃完饭大家在一起打排球,排球一打给他,他就打给我,我感到挺奇怪。后来才知道,原来他当时就对我有意思。”回忆起和丈夫相识的情形,于静华记忆犹新。
1948年8月18日,于静华和韩宗祜正式结为夫妻。婚后没多久,辽沈战役便打响,韩宗祜随即投入紧张的战役一线。而那时已怀孕的于静华也依旧在为革命工作,在解放天津的战斗中,于静华作为译电员截获敌人一封电报,内容提及敌人准备从安徽调兵前来增援天津。“当时因为这个,我还立了一功。”她告诉记者。
1949年6月18日,于静华在天津生下第一个孩子,她写信给丈夫,丈夫当时正驻防江西省赣州市,因为还在打仗无法返回探视,但他高兴得不得了,并回信给孩子起个好名字,就叫“南征”。1949年8月,于静华带着不满一百天的儿子千里奔波前往江西省赣州市,在烽火硝烟中,一家人终于团圆了。
于静华不仅参与了解放战争,还见证了广州解放的过程。得知解放军准备解放广州,1949年10月,于静华和丈夫一起,与时任第四野战军十五兵团司令员的邓华以及夫人一同向广州进发。1949年10月14日,广州迎来了解放。当时还在路上的于静华和丈夫得知了解放军已经进入广州的消息。于静华和丈夫于10月18日到达广州, 她回忆,当时广州的老百姓都很爱戴解放军,都是举着红旗欢迎。解放军纪律严明,尽管当时群众都欢迎解放军进入屋子住下,但当时大家都不进屋子,都睡在马路上。 “人民军队爱人民,这是我们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本色。”于静华说。
“党员就要一辈子为党工作”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于静华所在的第四野战军十五兵团改为东北边防军。当年12月,作为十五兵团机要科译电员的她带着一岁多的儿子从广州乘坐火车抵达辽宁安东。
当时,安东冰天雪地,但三口之家难得欢聚在一起,还是其乐融融。很快于静华就意识到,去到朝鲜战场面临的将是空前严峻的局面,夫妻俩临行前把儿子留在东北军区托儿所。
1951年4月,于静华从丹东乘坐吉普车到达朝鲜首都平壤。“说实话,从去的那一天起,我就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于静华说,当时机要处有一名男同志去送电报,刚过山头,就遇到敌机投下一枚炸弹,后来人没找到,只找到一个皮包。“在朝鲜,像这样最后连遗体都找不到的烈士太多了。”老人抹着眼泪说。
1952年2月下旬,因为怀有身孕,于静华从朝鲜回国。4月19日,她在北京生下了第二个儿子。因为夫妻俩此前一直战斗在朝鲜的朝阳里,所以,丈夫给孩子起名叫“朝阳”。
随后,因为丈夫调到广州工作,于静华也跟随丈夫来到广州。1972年,她来到广东省电子工业局工作,并于1993年离休。
离休后,于静华经常利用空余时间到学校和机关去为大家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我一辈子受到党的教育,能为党做一点事情,我感到光荣而自豪。”2016年,陪伴了于静华68年的丈夫韩宗祜因病去世。韩宗祜生前在回忆录中这样回忆自己的革命伴侣:“于静华一向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记忆力超强,当译电员记字是一项苦差事,是费脑子的硬任务,要求快速记住,见码说字,见字说码,而她用了不到三天便记住1000字以上。”每每翻看这些文字,于静华就想起和丈夫在革命时期的往事。
目前,于静华准备出一本书,讲述自己和丈夫的革命经历,把红色革命传统传承下去。虽然已是90岁高龄,老人每天还笔耕不辍,坚持每天写下几页纸的文字。“虽然我现在90岁了,我还是经常告诉自己,不要掉队。党员就要一辈子为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