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7月11日,“三伏”大幕正式开启。专家提醒,“入伏”后,全国多地将进入持续高温模式,公众要注意防暑降温。对今年的“三伏”来说,7月11日至20日为头伏,7月21日至8月9日为中伏,8月10日至19日为末伏,前后长达40天。
“桑拿天”将频繁出现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伏天伊始,天气炎热,人的精神容易倦怠,食欲不佳,而饺子、面条和烙饼鸡蛋,都是开胃解馋的“平补”美食。“吃入伏饺子,意在平安度夏。吃完饺子,再喝一碗热乎乎的饺子汤,出一身汗,在补充体力的同时,还可排除体内湿毒。”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说。
入伏后,我们将迎来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最潮湿闷热的日子。在持续40天的伏期里,高温、高热、高湿的“桑拿天”将频繁出现。“入伏”后空气湿度增大,再加上持续高温,极易发生“中暑”现象。“‘隐伏避盛暑’,公众需做好防暑降温措施,老、弱、病、幼等体质较弱人群尽量减少外出活动时间。若外出,一定要采取防暑措施,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等,并随身携带一些防暑药物。”罗澍伟结合民间传统和养生专家的建议说。
进入伏期,酷暑难耐。专家提示,伏天既要防高温中暑,更要科学防“寒”。切忌贪凉洗冷水澡、长时间吹空调等;饮食方面也要注意少寒凉,以免造成胃部痉挛。同时,汛期降水增多,公众应密切关注当地临近天气预报,降低强对流天气等对人身安全、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
伏期要防范强降雨
国家气候中心针对今年盛夏全国气候趋势预测的会商显示,盛夏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新疆大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等地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将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陈丽娟说,“近期,受副高控制的黄淮、江淮、江南等区域将出现高温天气。”
与伏天同时“上场”的还有强降雨。据中央气象台预报,11日至13日,黄淮北部、华北大部、东北地区南部等地将先后出现强降雨天气。其中,北京西部和北部、天津北部、河北中南部沿山一带和东北部、山西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沿太行山东麓局地有特大暴雨。
“预计今年东亚夏季风偏强,主要多雨区在我国北方,其中华北和东北地区出现强降水的可能性较大。”陈丽娟说,进入主汛期以来,东北、华北大部、江淮大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西北大部、江南中南部和华南大部降水较常年偏少,局部地区出现气象干旱。
“随着盛夏台风活动加强,华东沿海、华南南部等地降水将有所增多。”陈丽娟说。
据新华社电 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有时是10天,有时是20天。罗澍伟解释说,这与夏至后第一个“庚日”出现的早晚有关。测算发现,如果第一个“庚日”出现在夏至的5天之后,那么从夏至到立秋的45天中,只能有4个“庚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距进入中伏的第4个“庚日”,只有10天时间;如果第一个“庚日”出现在夏至后的5天之内,那么从夏至到立秋的45天中便会出现5个“庚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距进入中伏的第4个“庚日”,要有20天的时间,民间俗称“俩中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