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广州本轮本地疫情在院感染者清零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青梅、伍仞 通讯员穗卫健宣、市八宣

  昨天上午,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的出院标准,经专家评估,又有6名确诊患者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以下简称“市八医院”)出院。随之,广州本轮本地疫情的在院感染者实现清零!

  据悉,广州本轮新冠肺炎疫情累计报告153例感染者,由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病例较多,最高峰时在院危重症患者达10例之多,但最终无一人死亡。

  这153例感染者是如何救治的?为何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实现清零?医护团队们使用了什么“武器”……记者专访了市八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邓西龙和中医科主任谭行华,听他们揭秘救治“密码”。

  本轮疫情无死亡病例

  截至7月8日,广州市新冠肺炎本土感染者已经连续19天零新增,累计报告的153例本地感染者均为市八医院收治。由于本轮疫情病毒传播速度相对较快,有基础疾病的老年病例较多,在院危重症患者数一度达10例之多,重症发生率相对较高。

  “我们是从5月21日开始收治第一例患者的,5月24日就开始有患者转为重症了。经过治疗后,有的患者一个星期就能转出ICU,但一些年龄较大的有基础疾病的患者,20多天才转出ICU。”邓西龙说。

  6月27日当天,本轮疫情的危重症、重症患者全部清零;7月8日,包括曾经的危重症、重症患者在内的所有在院感染者清零。广州本轮疫情中,无一例感染者死亡。

  清零背后:三级联合专家组实施精准施救

  在应对本期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导致的本土疫情过程中,广州市针对Delta变异株的传播特点,果断实行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同步送院、同步复核、同步流调、同步管控的“四同步”处置机制,并构建以市八医院为中心的集中救治平台,组建国家、省、市三级联合救治专家组,将医疗管理、重症、院感、呼吸、护理、精神、康复等专业精干力量有效融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实行精准施救。

  每天早上,市八医院教学楼的一楼会议室准时出现国家、省、市三级专家的身影,新收患者的情况、在院重症患者情况、病情有变化的患者资料都是交班的重点。共同商讨病情、确定最终治疗方案,各病区负责人严格执行……邓西龙表示,一系列工作有条不紊,确保把最好的专家、最全的设备、最精的技术、最有效的手段用于患者救治一线,确保每个病患都能得到最专业、最高水平的治疗。

  “我们一直都说,新冠肺炎的治疗没有特效药,一直都是以‘支持治疗’为主。这次治疗过程这么顺利,总结起来就是‘措施得力,落实到位’。”邓西龙说。

  “一案一策一小组”小组密切观察

  对危重症、重症患者,救治团队增强了人力配置,主要由重症专业医师、专业护理人员组成,落实“一案一策一小组”负责制管理模式。目前普通确诊病区配置护理人员基本达到床护比1:1,医护比0.4:1。医护人员严密监测每例患者体征,细细把握每个指标每项用药,充分预研病情变化,提前采取干预措施,全力防止轻症转重症,最大限度提高救治质量,进一步降低重症化率和重症死亡率。

  “经过会诊,如果预判某个病人的器官出现问题了,我们就会提前干预,抢救手段及时跟上,绝对不会让他发展到比较严重的地步才去开展治疗。”

  “我们也会把去年摸索到的一些经验用在本轮这些本土病例上,比如俯卧位通气,就是抢救重症患者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邓西龙介绍,所谓“俯卧位通气”就是让重症患者趴在床上通气,利用翻身床、翻身器或者徒手操作,使患者在俯卧位进行机械通气,主要用于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缺氧状态。

  “俯卧位通气优点很多,但施行起来却不容易”,邓西龙介绍,临床上大部分都是采用徒手翻身的方式给患者做俯卧位通气。患者除了有口插管接呼吸机外,身上往往还有胃管、尿管、静脉通路等,同时患者身上还连接了心电图,测血压袖带,翻身的时候要小心翼翼保护好这些管路。翻过来后还要固定好患者头部位置,防止气管插管弯折,给身体一些部位垫上枕头防止压迫损伤。这些操作需要耗费医护人员大量的精力及体力,每一次翻身都需要4-5名医务人员一起完成。

  “但效果是好的,有的病人通过严格的俯卧位通气,就熬过来了。”邓西龙说。

  “三三四”机制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

  市八医院对本土病例采取“三分开”分类收治措施,实现出院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病例和阳性病例、输入病例与本土病例、健康监测异常者与职业暴露人员等分区管理,严防交叉感染。

  根据病患的不同年龄分类集中病患,实施“三集中”收治——

  集中收治老年病患及有重症倾向的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到提前干预,有效降低重症化率;集中收治儿童患者,设置儿童集中收治病区,配足儿科专业医师、护士,与病区传染科、呼吸科医师共同做好诊疗工作,加强儿童心理关爱,落实儿童专科护理;集中多学科诊疗,开展行政、院感、医疗集中交班、会诊共28次,重症、危重症患者组织耳鼻喉科、肾内科、临床药师、心内科、中医科、康复科、疾控专家等多学科团队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在最危险的闭环转运环节,“核阳”转运专班组由市八医院统一管理,进行转运流程推演、正确穿脱防护服、负压救护车消杀、医疗废物处置等一系列培训。此次疫情,共计转运“核阳”病例114例,“染疫嫌疑”病例23例,实现转运零差错。

  治疗Delta变异株的广东经验

  做法一:坚持中西医结合

  谭行华介绍,此次本地新冠患者的治疗全过程均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确诊患者中医药参与率达100%,无症状感染者中医药参与率71.4%,包括1岁的婴幼儿和重症患者、ECMO治疗的患者。积极开展中药、针灸、中医耳穴、八段锦、中医药膳等中医特色治疗,在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取得较好疗效。

  “中医专家全程参与查房、会诊、诊疗方案制定,每晚对重症或疑难病例进行病例讨论、分析总结,对新冠肺炎患者做到一人一方,精准施治。”谭行华介绍,本次广州本地疫情病例,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接近四成,此类患者基础病多、体质相对虚弱,为此,专家们制定了“扶正祛邪”的中医治疗原则,温邪为主者,以“肺炎一号方”加减;湿邪为主者,用“麻杏薏甘汤”加减;重症热邪壅肺者,用“麻杏石甘汤”合“达原饮”加减,健脾、益气、养阴等扶正疗法贯彻治疗的始终。

  经过中西医协同治疗,减轻了患者发热时间、缓解发热峰值,有效阻止普通型患者转为重症、危重症,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做法二:抗体治疗

  积极采用抗体治疗。按照“思路大胆开拓、治疗慎之又慎”的原则,在总结成熟救治经验,实施规范中西医联合治疗的同时,根据钟南山院士及重症、呼吸等相关专业专家关于中和抗体临床试验性治疗专题会议论证意见,精准选择适用病例,探索新冠病毒有效治疗药物。

  做法三:使用恢复期血浆

  使用新冠患者恢复期血浆。加强新冠康复者恢复期血浆使用力度,累计使用21人次。截至7月3日,本土病例累计使用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共4400ml,所有使用患者血清IgG抗体均显著升高。

  做法四:康复治疗早期介入

  为了让患者早日康复,救治小组专门安排了两名经验丰富的康复师进入重症病区,利用“床上脚踏车”、理疗灯等康复工具提前介入,促进患者康复。转至普通病区或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病区时,继续利用康复操、“康复音乐”等,促进患者躯体康复。

  做法五:尊重“老广”习惯,提供靓汤加强营养支持

  市八医院先后安排3名专业精神心理医师组成心理健康小组进入病区,每天对有需要的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提前介入,促进患者心理康复。

  改善患者饮食,同时开展营养师巡诊对不同类型患者进行营养指导。

  “此次入院的患者基本都是广州本地人,广州人对‘吃’是比较讲究的,像我们的郭阿婆没入院前就经常去喝早茶,平常家里也都喜欢煲汤,这都是‘老广’们的喜好,所以我们也特别尊重这一习惯,在饮食方面做出了相应的改善——增加了靓汤的供应,一方面既加强了营养支持,另一方面患者心理上满足了,也有利于疾病康复。”邓西龙说。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3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4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5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6版:共同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
   第A7版:要闻
   第A8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湾区
   第A12版:今日人物
   第A13版:身边纸
   第A14版:健康周刊
   第A15版:健康·百科
   第A16版:收藏·每日闲情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ZSA13版:中山新闻
广州本轮本地疫情在院感染者清零
粤澳通关核酸检测证明有效期7月10日起调整为7天
荔湾区芳村片区昨起恢复堂食
7月7日广州无新增境内确诊病例
香港新增3例新冠肺炎输入性病例
公益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