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飞天,成为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入驻人员,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这是继2016年神舟十一号任务之后,中国航天员时隔5年再赴太空,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自1998年成立后执行的第7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1998年1月5日,来自祖国各地的14名优秀飞行员,齐聚北京航天城。面对鲜艳的五星红旗,他们庄严宣誓:“我自愿从事载人航天事业,成为航天员是我至上的光荣……”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天,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正式成立了。
20多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全体航天员胸怀强国梦、矢志强军梦、献身航天梦,以九天揽月的雄心壮志和征战太空的超凡本领,先后14人次勇闯苍穹,巡游太空68天,行程4600余万公里,勇夺6次载人飞行任务的全面胜利,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在强国强军的伟大征程中立起了先锋楷模的时代标杆。11名航天员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航天英雄”“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航天员大队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大队”荣誉称号,1名航天员荣获“八一勋章”,航天员群体荣获“最美奋斗者”“时代楷模”称号。
2003年10月15日9时,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10月16日6时, 太空飞行一天后,神舟五号飞船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人首次飞天活动圆满成功。
2005年10月12日9时,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被顺利送上太空。神舟六号进行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多人多天飞行试验,完成了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载着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飞向太空。27日16时43分,翟志刚穿着我国自主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刘伯明的协助下打开舱门。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搭载着景海鹏、刘旺和我国第一位飞天女航天员刘洋飞向太空。6月24日,刘旺操作飞船从140米外向天宫一号靠近,取得了首次手控交会对接的成功。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飞船搭载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3名航天员发射升空。在轨飞行期间,航天员进行了面向全国青少年的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托举下,航天员景海鹏、陈冬乘坐神舟十一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向太空,并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进行自动交会对接。
在中华民族的奋进史册里,飞天勇士叩问苍穹无疑是最精彩的篇页之一。今天,他们继续书写着新时代的新华章。
文、图/据新华社电 右图:中国首个航天英雄杨利伟
王伟
碧血丹心
鹰击长空
二十年前的4月1日,海军航空兵飞行员王伟驾驶着歼-8Ⅱ飞机,跟踪监视进入我专属经济区上空的美军EP-3侦察机。因突遭美军机大转向撞击,飞机坠海,王伟壮烈牺牲。
在同龄飞行员中,王伟是战斗起飞次数最多、执行重大任务次数最多的一位。他曾升空2000多次,有丰富的海空飞行经验。在改装当年最先进的国产战机后,王伟第一个飞满1000小时,很快就成为能飞四种气象的“全天候”一级飞行员。
这种刻苦训练的精神被总结为“地面苦练,空中精飞”。飞行员迟道衡现在几乎每天都要在王伟最后起飞的跑道上起降训练和执行任务。训练是枯燥而反复的,需要形成“肌肉记忆”。在迟道衡心中,王伟那么年轻就能成为“全天候”一级飞行员,“是非常厉害的事情”。更让他佩服的,是王伟的血性。
王伟牺牲后,被中央军委追授“海空卫士”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被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追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并入选“最美奋斗者”。
文、图/据新华社电
张超
梦向深蓝
志在海天
渤海湾畔,一处临海而建的训练场,歼-15飞机巨大的轰鸣声响彻云霄——2015年3月14日,28岁的张超就是从这里出发,开始了飞向航母的航程。
飞向更高更远的深蓝海天,一直是张超奋力追寻的梦想。张超从加入舰载航空兵部队那天起就开启了“加力模式”:6个月时,他追平了训练进度;10个月时,他第一次驾驶歼-15飞机飞上蓝天。所有的课目考核成绩都是优等。
2016年4月27日,按照计划,张超和战友们要飞3个架次的低空、超低空训练。第2架次飞完,海面上薄雾渐起,能见度越来越差,第3架次被调整为陆基模拟着舰训练。
12时59分,张超驾驶117号歼-15飞机进入着“舰”航线。可是,就在张超近乎完美地精准着陆后,已经接地滑跑的飞机突报“电传故障”,机头急速大幅上仰。张超竭尽全力推操纵杆,力图制止机头上扬,避免战机损毁。然而,因为高度过低、角度太差,张超弹射跳伞后,被重重摔在几十米外的草地上。15时08分,张超年轻的心脏永远地停止了跳动。
文、图/据新华社电
罗阳
赤胆忠诚
航空报国
2012年11月24日,我国第一架舰载机歼-15在航母辽宁舰甲板上成功起降,实现了几代中国航空人的梦想,也实现了中国航空工业从陆地到海洋的跨越。
消息传来,身在航母辽宁舰上的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欣喜若狂,他拨通了妻子王希利的电话:“我们成功了!”
这是罗阳在辽宁舰上工作的8天时间里第一次给妻子打电话,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也是他打给妻子的最后一个电话。十几个小时后的11月25日12时48分,在辽宁舰完成舰载机起降训练靠岸时,罗阳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经抢救无效与世长辞,年仅51岁。
“一个好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个‘大写’的人”——这是与罗阳生前工作、生活过的同事对他的评价。与罗阳一同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任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的赵霞,说起与罗阳同学、同事的情谊,禁不住泪洒衣襟:“他始终怀着一颗赤诚的报国之心。”
文、图/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