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疫情是一场大考,也是人们拥抱新生活的契机。这里说的“新”,是与此前相比更健康、更文明、更绿色、更科学的生活方式。戴口罩,勤洗手,用公筷,保持社交距离……防疫养成的好习惯,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改写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虽然看上去只是小小的生活细节,但实际上这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生动写照。
古人言“上工治未病”,预防是最经济也是最有效的健康策略。佩戴口罩成为一种日常习惯,大家感叹“感冒都少了”;用餐使用公筷公勺,更加健康卫生;“一米线”可以避免扎堆,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疫情给所有人上了一堂公共卫生教育课,也让人们得以借机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习惯,为人们过上文明健康新生活提供指引。
有研究表明,在影响健康的因素中,有60%与生活方式和行为存在直接关系,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让人们身心健康。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卫生好习惯,不仅意味着增强自身“免疫力”,更意味着将病毒可能的传播途径堵死,从而为更多人的健康提供保障。所以说,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不仅利己还利他,对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大有裨益。
好习惯不只是防疫之需,更是长久之需,也不仅是特殊时期的应时之举,而理应成为文明新常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之下,我们该如何适应“新生活”?疫情之下掀起一时热潮不难,难的是如何将防疫养成的文明生活方式和习惯长期保持、坚持下去。当然,好习惯不会自动定型,要想发挥持久效用,还有赖于全社会共同努力,让自律与他律形成良性互动,把好做法、好习惯推广开来、坚持下去。比如,去年10月,《广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开始实施,“倡导用餐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为文明新风尚护航。对于个人而言,让防疫好习惯成为生活常态,将好习惯转化为持久性的文明行为,可能才是把握防疫带来的文明契机、守护防疫成果的题中之义。
当前,这场疫情防控的硬仗正处在决战决胜的关键期。人人心中都要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每个人都该严格践行防疫好习惯。让防疫好习惯定格下来,成为文明新风尚、健康新追求,我们才能更好地拥抱幸福生活。
(张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