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传智
作为佛山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的东西向市域骨干线,佛山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备受广佛市民关注。昨日,记者从佛山市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官网获悉,目前,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四号线一期工程(即佛山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环评报告”)已编制完成,根据相关规定,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情况正在进行第二次公示。
环评报告透露,佛山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换乘站多达12座,线路经过了三水区、南海区、禅城区,将与佛山地铁2号线(2次换乘)、3号线(2次换乘)、5号线、6号线、7号线、8号线、10号线、11号线、12号线、14号线10条地铁线换乘。
环评内容
将在施工期和运营期采取相应环保举措
本次环评报告认为,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四号线一期工程的建设符合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符合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要求,是完善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改善佛山居民居住环境、推进广佛同城化建设、促进社会经济一体发展的需要,是绿色交通、快速发展、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工程的实施将不可避免地对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将在施工期和运营期间产生一定的噪声、振动、大气、水、固体废物等污染及生态影响等负面影响。
为此,佛山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将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分别采取相应的环保举措。其中,施工期的举措包括: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合理布局施工场地,产生高噪声、振动的机械远离敏感点布设等。
报告认为,通过执行减振、降噪及废气、污水、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等一系列防治措施,以及其他的管理、制度措施,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得到缓解和控制。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
项目概况
列车全天运营时间建议为18个小时
记者从本次环评报告中获悉,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四号线一期工程是《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2021~2026 年)》中规划的建设项目。项目呈西北至东南走向,西北起自三水区北江大道,经西青大道、广海大道东、科技路,下穿东平水道(潭州水道),经季华路,再次下穿东平水道(潭州水道)后,经疏港路最后到达港口路处。线路经过了三水区、南海区、禅城区,全线共设33座车站,其中换乘站为12座,可与2号线(2次换乘)、3号线(2次换乘)、5号线、6号线、7号线、8号线、10号线、11号线、12号线、14号线换乘,并衔接佛山西站等佛山市铁路客运站,有助于实现交通设施一体化及交通设施共享。
佛山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将采用100公里/小时的6节编组B型车。初期,该项目的运营长度为54.8公里,平均站间距为1.7公里,远期线路延伸后,线路长度为68.4公里,平均站间距1.7公里。根据国内现有地铁的运营时间,结合已开通线路的运营时间以及佛山市民的生活出行习惯,本次报告中提到,佛山地铁4号线的列车交路运营时间建议为早6点至晚24点,全天运营18个小时。其余时间用于车辆和设备系统的检修, 特殊时间段如节假日、举行重大活动时可考虑适当的延长运营时间。
佛山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不仅与10条地铁线实现衔接换乘,本次环评报告还透露,该项目还将在平胜站与广佛江珠城际铁路工程交汇。另外,佛山地铁4号线一期还将在终点站港口路站与拟建佛山地铁11号线之间采用“T”形换乘,同时预留盾构孔,为远期四号线线路延伸过河至广州番禺预留盾构条件。
项目意义
串联多个组团
将带动三大片区发展
本次环评报告认为,佛山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与城市空间发展结构基本吻合,发挥其轨道交通大运量交通供给的作用,促进城市发展范围拓展,有利于优化并稳定了佛山市“双环、四轴、三心、五组团、多个重点镇街”的“强中心、多组团”网络型城镇空间结构,对实现总体规划战略目标起到重要作用。
佛山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的线路建设与佛山市发展规划紧密结合,覆盖了佛山市主城区、狮山副中心及西南组团等,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支撑,有助于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引导城市功能的合理配置,带动三水西南街道、南海平胜和三山新城快速发展,体现了轨道交通线路覆盖范围与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相互支持性。此外,佛山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还覆盖了季华路东西向客流走廊,串联了西南组团、狮山组团、中心城区,加强组团、副中心与主城区的交通联系,是缓解主城区内部交通压力,带动三水西南街道和南海平胜、三山新城快速发展的东西向骨干线。佛山地铁4号线的建设对推动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提升并稳固佛山市在珠三角城市群中地位,尽快形成轨道网交通骨架、构筑现代化快速交通体系,加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线网的衔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加快沿线土地综合开发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未来或有11条轨道穿城而过
三龙湾将打造立体慢行系统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李传智)昨日,记者从佛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悉,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管理委员会三龙湾新城片区立体慢行系统专项规划招标公告已正式发布。未来,穿越和途经三龙湾新城片区的轨道线预计多达11条。大体量、多样化的地下空间开发需要高效、便捷的地下步行系统,实现地下空间之间的联通、地下空间与轨道等公用设施的联通、地下空间与地面、地上空间的联通等多种功能,从而有效地促进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为此,三龙湾新城片区将开展立体慢行系统专项规划工作,构筑满足交通出行需求的慢行出行网络和提升公共活力的慢行休闲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