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多一度关注 多一度成长

侨中为学生成人成才铺就通途

侨中第25届艺术节在中山纪念堂举行。
侨中创新班学生研发的智能门锁项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入围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
侨中高二年级港澳子弟班的历史文化课上,同学们学习元宵节的起源和习俗。

  从广东华侨中学毕业快一年了,卢镇源依然会常常想起他的语文老师李扬。“高三期间,我情绪波动比较大,有很多学习、生活的问题想不清楚,比较纠结。学习上的问题,李扬老师会很耐心不厌其烦地指导、帮助我理解。而生活中的问题,她会在听完我的讲述后,凭借她多年的经验,教会了我如何平复心情,她始终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给我很多启发。我们都喊她扬妈妈。”如今已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的他说。在侨中,像李扬这样的老师有很多。他们敬业爱生、严谨踏实、博学善导,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富有“温度”的侨中老师,成为了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亦是侨中近年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源头活水。

  文/刘晓星  图片由学校提供

  名师引领 学生发展有深度

  最近,侨中航模社社长郑嘉梁和他的小伙伴们成功研发出了三角翼智能飞行器系统,这让大家颇感兴奋。“我们的航模飞行不仅可以用遥控器,还可以像飞行员一样用手柄进行飞行控制,甚至可以利用编程让飞机完成全自动飞行。这是值得我们所有人自豪的项目。在航模社,我们接触到了大学里的专业课程,专业技能也得到显著提升。”郑嘉梁说。

  作为全国航空特色学校,侨中共有12位校内外指导老师助力航空航天社团的发展,并实现了信息技术、物理、化学、综合实践、数学等多学科辅助教学。“每一个侨中学子,都能找到他们施展才华,放飞梦想的舞台。”侨中副校长何庆辉表示,学校为培养创新人才构建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特色课程+社团活动+研学课程”五位一体的创新人才课程体系,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丰富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志趣选择,有利于让学生认识自己,相信自己,释放潜能。作为重点打造的STEM课程,倡导跨学科融合理念,真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丰富的课程背后,是强大的师资力量。学校现有正高级教师4人,特级教师3人,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3人,广州市名校长和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6人,广州市名教育专家培养对象1人,中科院博士1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13人,约占专任教师的50%。同时,学校实行“双导师”制,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著名高校合作,聘请校外导师参与到教学和研究活动中来,指导学生开展项目探究。他们每学期会固定指导项目开展,极大提高了学生项目探究水平。“双导师”制促使更多学生拔尖,并在各类型比赛中脱颖而出。侨中校友梁乐彬在高中阶段研发了一款基于蓝牙的新型智能门锁,在发明过程中,“双导师”制让他受益匪浅。他得到了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的亲自指导,向他讲授了传感器的原理和方案研究的思路。最终,该项发明获得了多个创新大赛的奖项和国家专利,并受到广东省教育厅嘉奖。

  软硬兼备 打造成才多维度

  指导学生认识自我,学会选择,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在新高考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在“选择—奋斗”这条道路上,就读于高三的王祉晔走得非常坚定。她在侨中艺术楼五楼的走廊上,迎接过无数个日出。“我每天都要练早功,因为怕打扰到同学们,所以经常一个人早上早起去那条走廊上练早功。那个地方对于我来说真的充满着回忆,我就站在走廊上每天看着天慢慢地变亮。” 王祉晔说。今年,她以全国前列的成绩通过中戏校考,朝自己的梦想迈进了坚实的一步。在侨中两年多的时间里,她参与了学校的语言艺术队和舞社两个社团,也曾在学校在中山纪念堂举办的艺术节上表演。丰富的艺术历练既让她充分展示了个性,也为她今年的艺考佳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借助丰富的课程体系和校园文化活动,侨中致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选择和高起点平台。在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发展潜能之外,自2018年起,侨中还成立了学生发展指导委员会,由校长直接“掌舵”,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为学生提供生涯、生活和学业三方面的指导。此外,侨中运用“中国高中生专业定向测试系统”开展学生生涯测评,指导学生加深对自己气质、能力、兴趣、性格和学科兴趣的认识,这也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在“新高考”改革后,合理选择科目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在360平方米的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学生可以完成个别心理辅导、潜能开发、心检阅览、心理宣泄、团体活动等,心理老师还可以利用专业的心理测评软件,辅助学生完成学生发展指导。侨中还聘请了华东师范大学霍益萍教授团队以及牛津大学博士、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陈润森担任学生发展指导校外导师。

  日前,侨中高一学子来到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听专题讲座、观看实验过程、与教授们和大学生们展开互动交流。“走进大学,筑梦未来”研学系列活动,侨中已经面向全体高中生开展了数年。而对于具有潜质的拔尖创新人才,学校则更有针对性地创造机会,为他们的梦想铺路搭桥。高二时,卢镇源经学校推荐,参加了北京大学优秀学生暑期训练营。在北大,他参观了校园和实验室,跟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交流学习、聆听学术大咖讲座,了解最前沿的学术知识,从此对科学研究充满了兴趣和向往。

  为了学生的发展,在硬件的投入上,侨中更是“不惜血本”。郑嘉梁笑言,每次航模社外出交流,他们的各种装备都让同好高呼“慕了!慕了!”学校两校区建有总面积近1000平方米的工程技术实验室,里面拥有木工坊、模拟飞行器、3D打印机等一流设施设备,可供学生开展的各种STEM工程创想实验,着实令人眼前一亮。“在中学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拥有这样完备的硬件设施和课程体系的学校不多。”侨中航模社指导老师、通用技术科科长吴德芬老师说。“软件”“硬件”兼备,让侨中学子在面临“新高考”时,能做到成竹在胸。

  服务湾区 立德树人大力度

  “同学们,你们知道的爱国者都有谁?”“林则徐!”“戚继光!”“钱学森!”在一节以“同心共行,书写家国情怀”为主题的思政课上,侨中高一年级港澳子弟班的同学们踊跃作答。高二年级港澳子弟班的历史文化课上,老师向同学们讲授元宵节的起源和习俗。在课堂后半段,师生一起热热闹闹地包汤圆,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

  2019年侨中获批广州市局属首间招收港澳子弟班资格。港澳班学生柳绮桐同学告诉记者,在这里就读最大的感受就是“幸福”。“我所在的高二(11)班就像一个小家一样,班里的同学都很热情开朗,每天都过得很快乐,很充实。而侨中就像一个大家庭,它鼓励我们发展创新能力,培养我们优秀品质,侨中的老师们都很平易近人,让我们感到温暖。”柳绮桐说。

  在港澳子弟班,同学们除了学习教育部关于普通高校联合招收港澳台侨学生统一考试大纲和考试科目要求开设的课程,同时兼顾粤港澳特色的相关课程,如岭南文化特色课程、国学课程、国际理解课程以及STEM等综合科学、综合人文课程等。此外,老师们注重因材施教,设计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充分参与课堂互动。

  师资配置方面,侨中现有多位拥有香港知名高校教育文凭的教师,同时选派优秀教师接受专业化培训后担任港澳子弟班教学工作。港澳子弟班教师团队中拥有特级教师2人,正高级教师1人,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南粤优秀教师2人,广州市名教师3人,广州市优秀教师3人,广州市优秀班主任1人,高级教师8人,学校还选派班级管理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班主任,配备懂岭南文化、重管理、心理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担任专职导师,给予学生学业指导、生活指导以及生涯规划指导等方面的全方位指导。

  “我喜欢在网球场上挥洒汗水的时光,也难忘参加‘致敬新中国航测女兵’活动时收获的感动。在侨中,我变得更自信、更勇敢、更爱国,感谢母校让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柳绮桐说。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
   第A3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跟着总书记学党史
   第A7版:要闻
   第A8版:要闻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湾区
   第A12版:今日人物
   第A13版:身边纸
   第A14版:教育
   第A15版:教育
   第A16版:体育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侨中为学生成人成才铺就通途
孩子何时该做窝沟封闭?
高校思政教育“金课”怎么上?
黄埔区打造托幼一体化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