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沈亦霖 通讯员穗宣
红棉花开的季节,在广州这座英雄之城,正掀起一阵如火如荼的党史学习热潮。为引导党员干部学出坚强党性、学出信仰担当,通过重温党的百年历史,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广州依托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充分创新学习形式,以开展学习教育促进实际工作,推动党史学习进校园、进基层、进景区,讲好党史故事,让更多市民一同重温中国共产党极不平凡的百年历史。
让党史学习“强”起来
在中央、省召开动员大会后,广州第一时间部署落实,召开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对全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动员部署。市直各有关单位、各区高度重视,结合本单位、本区实际,全面动员、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市社会科学院两次召开党组会研究部署全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关工作,组织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征文及研讨活动。市文联结合“时代先声——广州文艺百年大展”导览,宣传党史和党领导的广州百年文艺史,已宣讲60场次;“文艺之美·党史之光——广州市党史学习教育文艺故事会”系列活动也在广东美术馆拉开序幕。天河区将党史学习教育纳入区非公企业党组织“三会一课”的“必修课”,充分发动组织广大党员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自学,全方位、多渠道铺开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让党课覆盖到方方面面。
与此同时,广州着力在党史题材文艺精品创作下苦功,推进抗疫题材电影《中国医生》、纪录片《复兴路上》、文献纪录片《广州,告诉世界》拍摄,舞剧《龙舟》《旗帜》、话剧《钟南山》《粤商》、粤剧《三家巷》、广州组歌《云山珠水木棉颂》、系列报告文学《小康之路:潮起珠江向大海》创作,不断增强党史学习的感染力和渗透力。
让党课形式“潮”起来
广州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借助先天优势,广州发扬红色传统,把红色资源作为党员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广州建立起瞻仰红色革命遗址党员培训制度,将中共三大会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中共广东区委旧址等一批红色革命遗址纳入省、市、区现场教学点,开设红色精品课程,建设6个党史学习教育AR场馆,充分运用微党课、微视频、微讲解、声光电情景教学等现代科技手段,将红色革命遗址打造成为党员群众“家门口的红色学堂”,让党课更接地气。为吸引大学生等青年群体参与,广州还组建了“新时代少年红色史迹讲解队”,在市内著名红色场馆开展的城市定向越野、打卡短视频比赛等活动,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此外,广州推出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红色之旅、广州起义红色之旅等6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让游客和市民在行走中上一节生动的党课。以“我为群众送宣讲、我为群众办实事”为主线,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基层活动,依托北京路、二沙岛、海珠广场等特色党群服务阵地建设,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景区、进商圈。以广州第一条公交线路1路公交车为载体,打造全市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红色文化移动宣讲站。
让践行使命“动”起来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广州正以党史为生动教材,把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身体力行地服务群众,践行使命,开创新局。
广州市各单位聚焦民生热点难点,强化服务功能,为群众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比如市法院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强化基层基础建设,为群众提供更多高品质、低成本、更便捷的诉讼服务。团市委在“3·5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月启动“我为群众办实事”青年志愿服务专项行动。市农业农村局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梳理工作清单,推动解决农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市残联制定实施“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质量,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
除了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宣讲和党日活动外,广州各区也在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白云区今年推进新增优质学位8000个以上、整治交通拥堵点20个、街镇综合服务养老中心全覆盖等十件民生实事,让老百姓收到实实在在的“民生大礼包”。从化区开展“主题党日+消费助农”活动,充分发挥慈善、社工、志愿服务等组织的力量,动员广大党员以“党员自费,实购助销”的方式,帮助农户增收减忧。海珠区把对口帮扶与党史学习教育有机结合,依托广东大埔县、瓮安县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制定红色旅游线路、组织党史教育主题活动;投入4500万元援建、指定海珠实验小学对口帮扶瓮安五小,筹集社会资金212.07万元打造岚关乡卫生院,助力老区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