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新知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其中,“需求侧管理”被首次提及。这是党中央根据供给与需求矛盾运动的阶段性特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适应外部环境的新变化作出的主动选择,是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这必将对我国今年“十四五”开局乃至未来更长时期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短期政策和长期制度建设有机结合
消费需求疲软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复苏进程、影响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因素,以往采取的传统需求管理措施,已经不足以激发中国经济巨大的内需潜力。此时,我们要加强需求侧管理,在有效扩大投资需求的同时更加重视扩大消费需求,着力打通堵点,畅通循环,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短期内,我们将继续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就业优先政策,强调精准有效,保持持续性、稳定性、不急转弯。今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加强需求侧管理,扩大居民消费,提升消费层次,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因此,在采取适度的逆周期调节政策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的同时,我们要着眼于中长期政策,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进行有效制度安排,从制度建设层面推动形成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持续有效释放内需潜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是我国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需求侧管理重在解决总量性问题,注重短期调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解决结构性问题,注重激发经济长期增长动力。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运行面临的情况比较复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面对外部环境和国内发展条件的变化,既要坚持解决结构性问题不动摇,又要实现经济维持在一定增速水平上的高质量发展,把解决总量性问题摆到重要位置,需要我们在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不动摇的同时,注重需求侧管理,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有效结合起来。需求侧管理是为了更好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更加重视投资对优化经济结构的关键性作用,以有效的需求侧管理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主线,改善供给结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元化和高端化的需求,推动我国经济实现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飞跃。
需求侧管理与新发展理念有机结合
需求侧管理不是简单的扩大需求,而是要在激活潜在需求、释放新需求的同时,注重需求质量的提高,通过高质量需求牵引高质量供给,核心是坚持新发展理念。首先,引导社会消费聚焦高科技产品、新型服务业,从而带动核心关键技术的技术攻关,带动前沿技术、颠覆式技术的发展应用,带动高端制造、新型服务业等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不断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等领域投资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其次,坚持绿色消费,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通过制度性安排,引导消费向低碳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再次,采取科学有效措施刺激消费、促进就业、强化保障,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缩小中低收入群体,加快形成纺锤形收入分配格局,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完善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作者系中共广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广州党建研究基地(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