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助“小巨人”企业克服成长烦恼

  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通知》提出,加快培育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聚焦主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支持重点“小巨人”企业加快上市步伐。

  何谓“小巨人”企业?能称得上是“小巨人”的企业,都在创新方面表现抢眼。他们掌握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高,质量效益优,在细分市场中位居排头兵位置。统计显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平均研发强度6.4%,平均拥有发明专利近12项,其中近170家企业产品填补国内空白,超过70%的企业设有企业技术中心或企业工程中心。要知道,2020中国企业500强的平均研发强度也不过1.61%,而且还是历史最好水平。“小巨人”企业平均研发强度将近是其4倍,足见这类企业的成长性和创新性。

  然而,“小巨人”企业虽强,却并非没有短板。处在高速成长期,这些企业会面临五方面挑战,包括融资难融资贵、发展环境待改善、协同创新须加强、产业配套和国际竞争力不够强等。《通知》从为“小巨人”企业补短板入手,着力帮助其克服成长的烦恼。譬如,支持其加大创新投入,加快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支持其与行业龙头企业协同创新、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支撑产业链补链延链固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促进其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通过工业设计促进提品质、创品牌。此外,《通知》特别提到支持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供服务;对重点“小巨人”企业,还要提供“点对点”服务。

  支持“小巨人”企业会对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因为,他们的强弱关系到产业基础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基础关键技术、先进基础工艺、基础核心零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的科技攻关。他们为国内外知名大企业配套的占比近93%,在产业链供应链中占据关键位置。可以预见,做大做强“小巨人”企业,将大幅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推动实体经济向着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发展。             (杨博)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2021广州两会·权威发布
   第A3版:2021广州两会·权威发布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跟着总书记学党史
   第A6版:以“双统筹”夺取“双胜利”
   第A7版:要闻
   第A8版:要闻
   第A9版:2021爱在广州 一起过年
   第A10版:湾区
   第A11版:文化·每日闲情
   第A12版:经济
   第A13版:身边纸
   第A14版:时尚·揾食
   第A15版:汽车
   第A16版:地产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FSA14版:荟生活
   第FSA15版:专题
“就地过年”更要年味儿浓
美丽广州
优化预约流程 公共服务更贴心
“头腾大战”为何用户不站队?
齐抓共管系牢校车“安全带”
“小伤口”也容易被腐败“感染”
近2.6亿“银发网民”意味着什么?
助“小巨人”企业克服成长烦恼
“爸爸接送日”是育儿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