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鲍文娟)记者从1月29日召开的深圳市罗湖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上获悉,罗湖区2020年经济运行稳中有升,经济质量效益和综合能耗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水平。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84亿元,增长10.2%,完成率居全市第一。今年罗湖区将发挥罗湖紧连香港、辐射湾区的地缘优势,全面推进深港口岸经济带罗湖先行区建设,努力打造湾区枢纽的强大引擎。
去年固定资产投资384亿元
在开幕大会上,罗湖区区长刘智勇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过去一年,罗湖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确保了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圆满收官。据悉,罗湖区去年固定资产投资384亿元,增长10.2%,完成率居全市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7亿元;金融业增加值超850亿元,增长10%。万元GDP建设用地、水耗、电耗分别下降1.5%、10.6%和6.4%,经济质量效益和综合能耗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水平。
在强力推进复工复产方面,罗湖区亮点频出,在全市率先推出“惠企十条”,以超常规速度兑现援企稳岗资金8.2亿元,新增疫情相关减税降费5.7亿元。率先设立区级金融机构风险代偿资金池,促进企业新增融资7.6亿元。率先开展“礼享罗湖”系列促消费活动,吸引超207万人次参与,直接拉动消费6.4亿元,在全市“政府发放消费券”举措测评中知晓度、满意度双第一。
过去一年,罗湖区创新发展全面提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数字经济增加值分别增长9.4%、3.2%,规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长13.6%。全年引进各领域高层次人才155人,新增创新载体11家、新型研发机构5家,建成全市首个5G产业专业园区。罗湖区还在全国率先开展数字人民币面向公众的大范围常规性测试,发放数字人民币红包1000万元。加速布局新基建,建成5G基站3235个,实现辖区5G网络全覆盖。
深港口岸经济带成亮点
2021年罗湖区该怎么干?刘智勇表示,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0亿元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3.4%左右。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万元GDP能耗和水耗完成深圳下达目标任务。
罗湖区将发挥罗湖紧连香港、辐射湾区的地缘优势,全面推进深港口岸经济带罗湖先行区建设,努力打造湾区枢纽的强大引擎。在提升枢纽能级方面,罗湖区将加快深圳火车站-罗湖口岸枢纽改造规划设计,研究引入香港东铁,实施“一地两检”。推进罗湖北站规划建设和文锦渡口岸升级改造,在莲塘口岸试点“港车北上”,提升高铁站-口岸群核心枢纽能级。加快完善轨道交通和骨干路网,推进地铁5号线西延、11号线二期、14号线建设,延伸11号线至罗湖口岸;加快春风隧道、深南东路东延、东部过境高速大望立交建设,推动玉平大道南延、罗沙路复合通道和布心路改造等项目实施,打造“联通深港、辐射湾区”的交通网络体系。
在深化深港合作方面,罗湖区将加快推进深港口岸经济带的总体规划、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强化与香港新界北策略增长区规划衔接,在深港民生领域规则衔接等方面先行先试。
计划新增总部企业6家以上
据了解,罗湖区今年将制定总部企业培育、融资、人才与创新支持发展计划,全年新增总部企业6家以上。加快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建设,吸引优质金融机构入驻,全年新增大型持牌金融机构5家以上。同时大力发展夜间经济、首店经济,推进东门统筹片区和东门步行街改造提升。
在集聚发展新兴产业方面,罗湖区将以大梧桐新兴产业带为核心载体,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人工智能等产业,树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标杆。建设综合型生命健康产业基地,引进龙头企业2家以上。全年引入营收超10亿元重点科技企业5家以上、国高企业50家以上,新增创新载体和新型研发机构15家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400亿元。
民生教育方面,今年罗湖区将推进2所高中、9所义务教育学校改造,按期建成黄贝中学、未来学校及2所高科技预制学校,新增4290个学位。此外,罗湖区将今年新增建设筹集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3000套,供应1000套。开展“普惠型”养老城企联动试点,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探索“标准化+菜单式定制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