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已形成了新兴的世界级城市群,港穗深三城在GaWC的世界城市排名分别是第3、第34、第46。在湾区多中心城市群发展背景下,要理清发展思路,形成合理的创新定位以及互补互动的产业链条, 促使科技创新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避免城市群的孤岛效应,实现在湾区城市群的互补效应和协同创新发展效能,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从而促进湾区各城市的共同成长。
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城市协同创新发展的基础
一是大湾区各城市间产业分工具备良好的互补性。香港、澳门服务业高度发达,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分别达到93.1%和95.8%,而大湾区内地城市除广州、深圳和珠海以外,其余城市多以工业为主,其中制造业占比较高,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均达到88%以上。大湾区各城市间已经具有良好的互补性特征,存在产业协同分工的基础条件。
二是大湾区各城市间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由于港澳与内地九市的产业结构存在明显差异,二者的主导产业对技术和人才的需求也存在差异性。内地九市产业类型十分丰富,但主导产业同质化较严重,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关的技术及跨学科领域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旺盛。香港产业结构单一,表现出制造业极度萎缩、经济过度依赖服务业的特征,对现代服务业相关的技术和人才需求强烈。澳门存在经济结构脆弱、产业结构单一化、博彩业“一业独大”的特征,博彩业及其相关的服务业对国际化、信息化、专业化、高端化的人才存在强烈的需求。
强化湾区内城市协同发展的相关建议
不同于港深的金融、创新中心地位,广州独特的地理、政治地位和资源优势让广州有条件成为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的多功能中心城市。随着近年来广州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步伐,广州在大湾区创新集群中日益发挥着“创新大脑”的作用,但在高新技术力量转化以及创新成果产业化方面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为了强化与湾区内城市协同发展,做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升广州国际竞争力,我们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是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增强技术资源配置效率。充分发挥广州产业结构完整优势,实施产业结构趋同背景下的行业、产品和功能发展,通过这三个发展建立面向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体化产业链。在加快转型升级石化、汽车等传统产业的同时,依托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沙粤港深度合作区、庆盛科技创新产业基地和中新广州知识城等创新平台载体,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集中资源做大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广州技术领域多样化的特点,依托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视利用广州与佛山、东莞之间的空间邻近优势,建立跨区域的创新合作平台,从而更好地发挥广州的科教资源优势、专利技术优势,及佛山、东莞的制造业产业资源优势,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提高广州技术资源供给的辐射溢出能力,助力大湾区产业升级。
二是提升学科供给综合能力,强化产业发展知识驱动。积极引导驻穗高校完善学科布局,巩固提升广州传统优势学科,推动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均衡协调发展,突出学科内容与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与节能、新材料、先进制造自动化等产业相匹配。着重设置类似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工程等强交叉性学科,加强学科之间协同创新,发挥学科知识对产业驱动发展的强劲力量。充分利用“一国两制”及大湾区建设的政策优势,依托广州大学城、广州科技教育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中科院大学广州学院等平台载体,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等教育基地,打造高质量、国际化的湾区高校群。积极鼓励驻穗高校与湾区其他城市的高水平院校加强学科共建,尤其是鼓励与港澳国际知名大学形成更加紧密、频繁的创新合作关系,提升相应学科的质量以及国际化水平。
三是促进创新人才自由流动,打造开放竞争创新环境。充分发挥广州国家级新区和自贸试验区的叠加优势,以广州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载体,打造区域型人才信息共享体系,广州要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共享体系中发挥出核心作用,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人才信息共享。加快推进广州南沙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建设,构建更完善更便利的、可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依托《财富》全球科技论坛、小蛮腰科技大会、官洲国际生物论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州赛区等高端会议活动,打造广州创新创业品牌,营造“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争一流、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积极建立从源头创新到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高质量的协调开放、竞争有序的创新环境,从而与产业环境形成良性共振。
(作者单位: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