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为了照顾要上小学的孙女,我们从沪太路搬到老西门孙女外婆家的房子来居住。
记得来的第二天早晨,我起来洗衣服。待衣服洗好,抬头却发现刚装修好的雨棚,却没有晾衣竿。正当我束手无策之际,对门的一个小个子女人,赶忙从竖靠在墙边的几根长竹竿中抽出一根,又熟练地用花叉把竹竿挑放到雨棚两头放竹竿的铁杆上,热情地对我说:“这根竹竿你就用吧!”
我忙不迭地说谢谢!
后来我才知道,她姓王,是皖北人,来上海已十多年了。现在在做钟点工,老公开货拉拉,儿子上初中。
也许老公那种工作是脏累活,也许她是做钟点工爱干净的缘故,她每天要洗很多衣服。我们住的是石库门房子,在底楼,本来就窄逼。她家门朝北,一年四季更是不见阳光。我记得我三姨在虹口山阴路租住的也是一间门朝北的房子,也是底楼,终年不见太阳。对面的人家非常吝啬,从不肯给她“沾光”,三姨的衣服一年到头都是阴干的。为此,我十分难过。现在,我见小王每天洗这么多衣服,她没处晾就晾在弄堂过道的电线上。那样既不安全又不方便。于是,我就对小王说,你洗好的衣服就晾在我家的晾衣竿上吧。小王一听,喜形于色,直说谢谢,脸上洋溢着灿烂的微笑。
从此,我家的晾衣竿,就和她家的一样,她想晾就晾,只要空着。有时,她上班了,回来晚了,或者下雨了,她不在家,我们就帮她把衣服收回家。她满是感激。
我想,人生相逢就是缘。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阳光是免费的,赠她一片阳光,我心头格外亮堂。
(崔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