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作品才能代表非遗在新时代的活力?怎样的呈现形式才能让非遗更好地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记录我们的新时代”活动,日前正式公布了100件入选作品,大师云集,佳作频出,令人期待。
本次宣传展示活动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据介绍,主办方将于2021年1~5月对部分入选作品进行创作记录,并于2021年6月12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举办“记录我们的新时代”展览展演活动,并于6月~7月开展系列宣传推广并组织主题研学活动。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卜松竹
图:主办方提供
作品新、立意新、形态新
记者了解到,此次入选的100件作品涵盖了广州非遗的大多数代表性品种,呈现出作品新、立意新、形态新的特点。当中既有“三雕一彩一绣”等享誉已久的传统手工艺,也有岭南古琴、咸水歌等表演类项目,还有咏春拳等传统体育项目、采芝林等传统中医药文化方面的作品。在表现形式上,既有地道、精湛的“传统路数”,也有时尚味十足的“潮玩风格”。许多作品大胆运用创新手法,充分体现出广州非遗在面对当下社会生活多样需求时的积极探索。
如翟惠玲的作品《祥和》,以团结、吉祥、和睦为题材,以祖国辽阔的南北疆土为舞台,以旭日东升、祥云缭绕、瑞鹤翱翔、鸟语花香寓意祖国欣欣向荣,画工精湛,将广彩富丽、大气的魅力展现无遗。
谭广辉的《一带一路》以古喻今,寓意21世纪的“一带一路”重绘世界经济新蓝图,是将当代重大题材融入传统工艺创作的精彩之作。
梁雪珍的广绣作品《浪潮》,以海上日出、清晨潮涨的宏壮场景为创作题材,历时约一年半时间创作完成,作品寓意我国社会经济等方面蓬勃发展,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随着非遗与其他领域融合的深入,及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发展,非遗资源作为其他领域产品创作素材或构成元素的情况也越来越多。非遗的“跨界”和“创新”是本次活动特别关注的课题。从最终入选的作品来看,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实物作品,而是涵盖了课程、研学、表演、影视动漫等非实物形态的作品。
作为人类非遗代表作的古琴艺术,在此次活动中呈现出来的样貌令人激动,其中,既有陈一民、刘笔华等斫琴名家的新作,也有抚琴名手谢东笑新创的《木棉谣》琴曲。
谢东笑指出,木棉花是广州市花,木棉又称红棉,以开花红色得名,历来被人们视为英雄的象征。本曲用古琴独特的音色,借描绘木棉花的特质,以纪念英雄的革命先烈。
而陈是强基于名曲《阳关三叠》创作的“琴景剧”更是迈多一步,以古琴主奏原曲,以箫作和奏,搭配表现古时友人间“折柳”“饮酒”的送别情景剧,用更为直观的形式呈现曲中情,使观众更易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星海音乐学院团队带来的“岭南的声音”古琴重奏曲,则让我们看到了非遗活态传承与跨界创新的巨大可能。实际上,这是一台对岭南古琴艺术加以创新改编的音乐会,运用了多首岭南古琴名曲为创作元素,通过展演形式让优秀作品获得更广泛的传播。这个团队已经完成的生态声音互动装置《竹韵流水》,通过声音、视觉、触觉等多感官融入场景,将古琴艺术无痕植入,让观赏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及心理感受。
红色文化岭南文化成作品焦点
此次征集活动面对的对象可谓不拘一格:一是代表性传承人作品,即广州的代表性传承人运用非遗项目传统技艺创作生产的作品;二是跨界合作作品,即设计师或设计团队与广州的代表性传承人合作,主要运用非遗项目传统技艺完成的作品;三是文创产品,即将广州非遗资源运用于其他领域的跨界作品。
宽广的征集范围令各领域、各年龄层的创作者都能够参与其中,较为全面地表现出广州非遗领域创作的实力。在2020年10~12月的作品征集期内,社会各界共提交参展作品255个,均为2020年以来创作完成或创作中的新作品。2020年12月,经9位来自非遗领域和设计领域的专家评审,从文化性、艺术性两方面着眼,评选出100个广州非遗新作品,包括已完成和未完成两大部分,接下来将进入进一步的创作和完善程序。
红色文化主题在这批作品中体现得相当突出。苏昕正在创作中的通草画《中国共产党的红色足印——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中共三大的筹备、召开、结束为创作脉络,依托通草画的艺术体裁,将以8~10个画面的“长卷+连环画”的绘画形式呈现,以通草画的传统技法和团队研究的创新技法“凸立画法”表现,这组作品融合了纸雕的艺术表现方式,是既包含平面非遗画作,又结合半立体浮雕的红色文化创作。
屈汀南等的绣画《春天的阳光》以广州市花的木棉花和大家喜爱的紫荆花为题材,主调为春光明媚、花朵雨露轻洒的时分,在早晨的阳光中显现党徽的形象。
《欢庆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贺灯》宫灯是八角形宫灯,用菠萝格红木制作,将红色文化主题图案与传统的宫灯样式有机结合,别有新意,它也是其作者创作的最大体量宫灯。
本土文化、海丝文化也是许多作者呈现的重点,丁敏的广绣《风,从海上来》以广州一直都是中外海上贸易的枢纽、东西方文明交汇的中心为创作背景,将开放多元、兼容创新的广府文化、广府风格与“广绣的风格”巧妙嫁接,用外销画表现的广州港为背景,凸显传统与现代、中西艺术风格的异质对比,使人沉浸其中。
《龙舟最有戏》微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龙舟、关于亲情、关于广府文化的温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