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心安处即是家

气候温暖、就医便捷、美食丰富、房价适宜的城市备受老人青睐
广州日报 2025年10月31日 高敏华、张翔宇、黎慧莹、何波、吕惠

  佛山市畅享荟养老公寓里设有粤菜酒楼,长者们每天可以聚在这里饮早茶。

  养老院工作人员无微不至地关心老人们的生活。

  老人们拥有丰富的活动。

  珠海和园颐养中心的疗愈花园。

  中山市人民医院港澳居民健康服务中心正式启用,港澳居民在中山就医更加便捷。

  策划/蔡冬庆

  统筹/吕惠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高敏华、张翔宇、黎慧莹、何波、吕惠

  如果说养老服务是透视银发经济的一个窗口,抬眼望去,跨境养老无疑是窗外的一抹亮色。

  他们同为香港老人,祖籍恰巧都是西樵。94岁的崔燕萍此前独自在香港生活;84岁的潘学廉,自老伴去世后,在南海生活的子女把他接回来养老。他们都是“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的受益者,在佛山市畅享荟养老公寓,二老成了关系密切的“养老搭子”。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中,定居广东的65岁及以上香港老人已达9.96万人,较十年前增长四成。

  因文化相近,“同声同气”,更大的居住空间,更高的服务性价比,更好的就医体验,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连通东西岸的交通优势……佛山、珠海、中山这些湾区西岸宜居城市对深、港的吸引力逐渐上升。

  记者采访发现,选择在广东养老的银发族不只有崔奶奶、潘爷爷这样的香港老人,还有儿子在深圳、中山购房养老的东北老人张大爷,以及家住广州东山口、在一次意外后冲着24小时服务搬进佛山养老院的廖爷爷等。湾区温暖的气候对北方老人的吸引力,也见证了湾区城市融合发展后,“同城”养老的新选择。

  跨海相聚 香港老人找到老乡搭子

  “中秋节那天,我特意把孩子们都叫来养老院团圆,还叫上她一起,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84岁的潘学廉笑眯眯地指了指身边的崔燕萍。住进佛山市畅享荟养老公寓,两位老人成了关系密切的“养老搭子”。“我们俩就像闺蜜一样,他的子女找不到他会打电话给我,我的亲属也留了他的电话。”

  两位老人在养老院的生活像是老年版的《老友记》,他们的祖籍都是西樵,同声同气,几乎同时入住养老院。每天早上崔燕萍和潘学廉都会结伴到养老院旁边的茶楼喝茶,一起参加养老院的活动,日子过得充实而惬意,其他院友都打趣说他们“出双入对”。

  崔燕萍今年94岁,老伴已经去世多年,子女都在国外生活;潘学廉的老伴去年去世,在南海生活的子女就把他接回来养老。崔燕萍说,在香港独自一人住家里,如今住养老院,有了“老友”相互照顾、相互关心。

  92岁的独居老人岑杰雄通过“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住进了同一家养老院,生活也变得热闹起来。岑杰雄曾是佛山的一名龙形拳师傅,1980年左右移居香港,老伴去世后一个人在香港居住,因为亲戚朋友平时较忙,自己腿脚不便,大多数时候都是深“宅”不出。搬来佛山后,反倒可以和旧相识常常见面。“我们跟了师父40多年了,以前师父在香港见面比较少,现在师父回来养老,我们一群师兄弟又可以经常跟师父学习了。”岑杰雄的徒弟谢礼说,每周基本有三四天,徒弟们轮流来陪师父喝茶。

  中山购房 东北大爷化身南北“候鸟”

  张建军大爷今年65岁,去年在中山买了一套新房。此前,他在深圳福田区一个小区里与儿子一家同住。这套68平方米的两居室,挤着三代四口人。张大爷和老伴住次卧,不到14平方米。孙子晚上写作业,他们想看电视都得调到很小声。孙子今年上了初中,需要的空间更多了,张大爷和老伴也想着该找个合适的地方养老。最初他们原本想在儿子的小区再租一套房子,但深圳的房租较贵,生活节奏也快。

  深中通道通车之后,张大爷一家人来中山旅游,他对中山的印象不错,在了解了中山的房价后,老两口最终选择了中山东区的一个小区。“这套98平方米的三居室总价不到120万元,我们在老家的房子还留着,每年夏天还能回去避暑。”张大爷细数选择东区的理由,“这里生活配套成熟,离医院和公园都挺近,最重要的是,儿子周末经深中通道过来只要1小时左右。”

  在中山,张大爷很快找到了“组织”。“我们小区的东北老人不少,光我们这栋楼就有三户东北老乡。”每天清晨,张大爷都会和几个老乡到紫马岭公园晨练,下午则聚在一起打扑克、下象棋,晚上在小区里聊聊天,日子过得特别充实。南北两地的生活,张大爷也安排得井井有条:夏天回东北避暑;10月后回中山享受暖冬。

  看病不愁 24小时服务比住家安心

  在珠海和园颐养中心里,68岁的周国顺刚完成晨练,正与几位老友和护理人员畅谈。“九个月时间,身体越来越好,连肌肉线条都出来了!”他向记者分享了他的入住体验,“从香港家里坐公共交通工具到这儿只要1个多小时,非常方便。这里医疗条件好,旁边就是医院,看牙、看中医都很方便,还不用自己煲药。”

  对很多长者而言,医疗保障是他们选择跨境养老的首要考量因素。周叔对比了两地的就医体验:“在香港,独居长者虽然有平安钟,但如果突然晕倒失去意识,就连按平安钟的机会都没有。这里24小时有护理人员在身边,医生及时来到我们身边,让人安心。”

  冲着24小时服务来养老院的还有67岁的廖爷爷。他是广州人,原本一个人住在东山口,前不久突然在家里晕倒,醒来已是第二天,随后自己爬起来打电话,随后被家人送往医院,虽然检查身体并没有大碍,但给他敲响了警钟,于是从广州搬到了佛山畅享荟养老公寓,“在养老公寓有意外情况可以及时知晓,公寓专业的适老化装修,如厕所、淋浴间、床都比家庭装修更适合老人居住。”廖爷爷非常满意现在的生活,“早上在附近的茶楼叹一盅两件,下午到外面找美食,佛山是个美食之都,真是大饱口福。”

广州日报湾区周刊·特写A14吾心安处即是家 高敏华、张翔宇、黎慧莹、何波、吕惠2025-10-31 2 2025年10月3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