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要秉持世界眼光

广州日报 2025年09月22日 赵宏宇

  思政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就是要培养具有深厚家国情怀、宽广全球视野、顺应时代潮流、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生力军与后备队。在当今这个新科技、新经济、新业态层出不穷的时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信息的流通与共享空前便捷,思政教育不能局限于一方天地,更不能闭门造车,只有秉持世界眼光,以更开阔的眼界、更宏大的格局去塑造人、引导人,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大势,培养大批可造之材。

  秉持世界眼光,必须树立全球化的视野。当今世界是一个复杂、多元的世界,不同国家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治理模式存在巨大差异。我们培养的人才,未来要站在国际舞台上参与竞争与合作,只有深刻理解世界的多元性,通晓国际规则与秩序,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才能建立对外部世界的清晰认知,才能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跨文化交流和国际事务。可以说,树立全球化的视野是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硬要求”,走出故步自封的小天地,拥抱无限广阔的大世界,思政教育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秉持世界眼光,必须具备开放包容的心态。目前全球有近200个国家,由于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理念、历史经验和发展路径,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也面临着一些共同的困扰和问题。将世界眼光融入思政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接触到世界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认识不同文明之间的异质性,从而跳出原有的思维定式,从更立体的视角去思考问题和理解世界,以虚怀若谷的态度学习借鉴其他文明的优长,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拥抱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秉持世界眼光,必须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思政教育要有放眼看世界的胸怀,但并非盲目地推崇西方或者全盘接受外来的一切。而是要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在全球化的场域中,展现其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发掘蕴含其中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所具有的强大感召力,激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只有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坚守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地位,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对国外的理念、经验进行甄别、吸收,使其有机融入思政教育的体系之中,才能为更好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作者系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哲学与文化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广州日报理论周刊A12思政教育要秉持世界眼光 赵宏宇2025-09-22 2 2025年09月2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