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浸式互动话剧《五脉同堂》在南国书香节备受追捧。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子良 摄
8月16日、17日,《带你读懂广州》书系之“五脉”新书分享会与话剧《五脉同堂》成为羊城书展的焦点。丛书主创分享书籍创作历程,引发读者深深的共鸣,现场表演的沉浸式互动话剧赢得阵阵喝彩声。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倪明 张素芹
创意展台引驻足,互动话剧获掌声
走进广交会展馆B区13.2馆,“五脉”丛书展示区人头攒动,独具匠心的展台设计成为书展亮点。城脉展台用书籍堆叠出城楼的古朴轮廓,飞檐翘角的意象跃然眼前;商脉展台层层叠起的书籍,仿佛众人共同托举起千年商都的辉煌;文脉展台以“文”字为灵感,书籍按笔画走势层叠排列;蓝色水脉展台将书籍排列成扬帆出海的航船造型;山脉展台则巧妙利用书籍厚度差,模拟出山的起伏之势,仿佛一幅立体山水画卷。路过的市民纷纷驻足,不时有人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为让优质内容触达更多读者,尤其是吸引年轻人关注,广州日报读懂广州工作室与空壳戏剧合作,提炼丛书精华,选取了五脉具有代表性的精华点、闪光点,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创作了沉浸式互动话剧《五脉同堂》。16日上午11时前,羊城书展舞台现场已座无虚席。沉浸式互动话剧《五脉同堂》的演出赢得阵阵喝彩声,随后的问答环节更掀高潮。“广州为何古称番禺?”“北京路千年古道有多少层?”“广州最高的山是什么山?”……演员抛出的广州“冷知识”引发观众踊跃举手,答对者获赠主题文创礼品,现场笑声不断。
8月17日,沉浸式互动话剧《五脉同堂》继续在南国书香节上演,驻足的观众里三层外三层,带着小孩子前来的家长表示:“太有意思了,孩子看得津津有味,我也从剧中了解到了很多关于广州的历史文化知识。”
赵静雨在剧中饰演水脉,她表示很开心能参与这次《五脉同堂》的演出,“学到了很多广州城的历史。希望通过《五脉同堂》让人们对广州这座城市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特别感谢广州日报对岭南文化的系统挖掘和推广,让这些珍贵的城市记忆得以生动呈现。希望我们的演出能让更多观众重新认识广州。”饰演山脉的黄嘉裕如此表示。
在剧中饰演城脉的王志明说:“这座拥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其传承依旧在继续,大概这就是广州城的魅力,始终让每一个广州人牵挂。”
新书受热捧,读者有共鸣
《带你读懂广州》书系分为《山脉》《水脉》《城脉》《商脉》《文脉》5个分册,从山水格局、城市变迁、千年商路、文脉传承等维度,全方位立体展现广州的历史底蕴与当代活力。刚带孩子看完话剧的李女士,和女儿一起翻看“文脉”分册:“孩子在互动环节答对了相关的问题,现在捧着书追着问我‘什么是广绣’‘醒狮有哪些讲究’。这套书把传统文化讲得这么生动,孩子愿意主动了解,比单纯说教有用多了。”
70多岁的范伯捧着《水脉》分册逐页细读,感慨道:“我跟水打了一辈子交道,出生在河边,退休前在区水利局工作。书里写的古河道变迁、河涌故事、治水历史,全是我熟悉的记忆,越读越有味道。”
丛书是在广州日报《读懂广州・粤韵周刊》专栏的基础上,选取精华重新编写。自2022年开设以来,该专栏以创新视角挖掘岭南文化,积累了大批年轻粉丝。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招子贺便是其一,他回忆:“实习时偶然读到专栏,立刻被文章起承转合的结构、荡气回肠的内容所深深震撼。”如今即便忙于求职面试,他特意在面试间隙赶来分享会现场,“书中挖掘的历史细节既接地气又有深度,让我这个广州仔更懂这座城市的根与魂。”如今,这套书已成为他向朋友推介广州的“必备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