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广东“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推进、实现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在广州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共绘城乡高效融合发展的“实景画”上,建设银行广州分行聚焦“三农”,以金融力量绘就乡村振兴“生产、生活、生态”的美丽画卷。截至今年11月底,建行广州分行涉农贷款余额超610亿元,以金融“活水”助推“百千万工程”,精准服务乡村振兴。
文/林晓丽
赋能产业发展 “甜蜜”事业铺就“食”尚路
走进位于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某食品公司的加工厂,可以看到工人们正忙碌地穿梭于生产线间。一筐筐新鲜的水果被送入机器,经过精心研磨、搅拌,转化为色泽鲜艳的果膏;另一边,新鲜水果被加工成细腻果茸,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果香,果茸随后被迅速冷冻保存,确保每一口都是鲜美的水果原味。流水线旁,一瓶瓶果酱、一袋袋冷冻果茸被迅速封装、贴标,整齐排列等待出库。
石滩镇土地肥沃,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石滩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葡萄小镇上塘村项目、岭南百荔园等项目渐成规模,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催生了各类鲜果加工产业,该食品公司就是镇上规模较大的一家,工厂占地10亩,员工近300人。
“我们现在生产的是软贝果中间的果馅,低糖的蓝莓口味很受市场欢迎。现在的市场变化很快,一天一个样,我们也要跟上潮流才行。”该企业车间主任带着建行广州增城支行客户经理小钟参观生产线。
这几年,随着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增长以及餐饮消费结构调整,烘焙食品行业消费需求旺盛,上下游产业快速发展。作为烘焙食品的上游原材料企业,该公司一方面严格把控原材料选材关口,选用当地的时令鲜果,同时启动以质量最优为目标的全球化采购策略,采购马来西亚的榴莲、美国的红树莓、加拿大的野生蓝莓等作为原料。另一方面,该公司引进国内最新的全自动果茸生产线,使得产品从原料处理、加工、灌装、冷冻均实现自动化生产控制,冷冻果茸日产能达到12000盒。
最近市场上的烘焙热让该公司嗅到商机,急需补充流动资金以扩大生产销售规模。“建行是我们公司的老朋友了,我们员工的工资都是建行代发的。那天正好去建行办理对公账户缴款,支行客户经理小钟就给我推荐了合适的贷款产品。”公司负责人何总介绍。建行广州增城支行为该企业成功发放“善新贷”340万元,高效的服务让该公司喜出望外,也助力企业迅速扩大产能,提升市场份额。促使该公司的冷链为多家烘焙店配送一批批烘焙用的果馅、果茸,让更多健康卫生、低糖低脂、原汁原味的烘焙原料进入市场,制作成为消费者喜爱的烘焙点心,让大家吃得开心、吃得放心。
助力富农兴村 政银携手打通富裕路
“天气凉了就得‘鳄’补一下。”位于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大田村某人工鳄鱼养殖厂的负责人江先生笑眯眯地说。近日,建行广州白云支行牵头联动四方共建,与广东省乡村发展协会、江高镇大田村委、驻合水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一同考察江高镇的特色产业,交流城乡党建资源整合,政银携手合作为当地特色农业产业赋能添翼,一系列创新举措滋润着农户的产业,打通农民美好生活的富裕路。
“你别看鳄鱼看着吓人,它可是全身是宝哩。”江先生热情地介绍道,鳄鱼肉营养丰富,能够补气血、润心肺,是补中益气、止咳平喘的佳品。“不过只有人工养殖的品种鳄鱼可以端上餐桌,野生鳄鱼可万万吃不得哦。”一行人说笑着走过水塘旁的水泥桥,几条趴在岸边的鳄鱼听到响动纷纷扭动着钻回了水中。
今年7月,建行广州白云支行受邀参加广州市白云区金融支持“百千万工程”专题会议,积极选派作风优良、业务熟练的干部派驻到江高镇大田村担任“金融村官”,深入了解农企经营情况及村民的金融需求。“鳄鱼养殖厂除了对接餐饮、药材等销售渠道,还可以连通皮具、皮包等制造业企业。建行可以在资金结算、融资需求等方面提供金融支持,也可以整合政银村各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建行广州江高支行的负责人向江介绍道。他就进一步推进合作热情地聊了起来,“我们要围绕鳄鱼养殖厂加强特色农业产业的品牌建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这一条条鳄鱼,游出致富的道路来!”
建行广州白云支行积极探索“政府+银行+农企”模式,充分发挥建行和乡村纽带联结作用,持续下沉金融产品与服务,助力村镇发展特色产业,为农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动能。
浇灌绿美生态 丰收胜景编织幸福路
深秋时节,走进新丰县下埔村的杨杨生态农场,连片金黄的稻穗映入眼帘,农场主陈大哥正在田间地头忙碌劳作。农场选育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培育的粤农丝苗米和有“贡米”之称的美香粘2号育秧,这两种稻米很适合在粤北山区种植,陈大哥采用原田培育的方法,用传统有机肥匀田后,先抛秧再去补漏,让130多亩有机田能在最佳时间里最快地完成秧苗下地。
起初,农场只是小规模生产种植水稻,随着这种模式发展得越来越好,粤农丝苗米销量逐渐提升,陈大哥有了扩大生产的念头。但租赁种植土地、雇佣务工人员、采购生产设备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经营规模小、担保条件不足成为阻碍农场融资的一系列难题。陈大哥曾经几次尝试向银行申请贷款,可都因为条件不达标,贷不下来,他也想过找亲戚朋友借,可实在是拉不下脸。
就在陈大哥一筹莫展之际,建行广州海珠支行带着政策和金融服务走进了下埔村。为大力支持农业发展,帮助有信贷需求的农户解决融资难题,该支行主动对接村委会,通过农户征信和银行大数据分析开展评估,向符合条件的农户发放贷款资金,疏通种植生产、销售等环节的“堵点”问题,让农户享受到便捷的信贷服务。
很快,陈大哥收到了建行给农场投放的第一笔贷款360万元,心里乐开了花。拿着这笔钱,他扩大了水稻种植规模,以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在种植基地稻田中投放了100余只小麻鸭,让鸭子与水稻实现全天候“共生共长”,水稻的生长环境改善,稻米增收,米粒更加饱满、鸭子也更加肥美。经过“鸭稻共作”生态种养模式实践探索,生态农场走出了一条“稻鸭双收”的幸福路,让更多的有机稻米走上百姓餐桌。
目前,陈大哥正打算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下的“农业生产+旅游”模式,希望为优质稻米、蔬果农产品搭建更多展示窗口,建行广州海珠支行又为其办理了360万元的抵押贷款。“我希望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有了建行的支持,大家的日子肯定能越过越好!”对于未来,陈大哥信心十足。在金融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中,一幅绿美乡村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描绘着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美的美好愿景。
在广州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进程中,建设银行广州分行将以坚定的金融担当和创新的服务举措,用金融“活水”润泽乡村大地,助力田野乡间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