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区

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
奋力建设引领区综合门户

广州日报 2024年12月12日 夏强

  增江画廊

  获评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入选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国家现代产业园……

  一张张城乡发展的亮丽成绩单背后,是今年以来,增城区坚持以“头号力度”抓“头号工程”,一级抓一级、一级带着一级干,举全区之力推进广州东部中心和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以下简称引领区)规划建设,打造“双轮驱动”发展格局,“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有效加力提速。

  文/夏强 图/王维宣、增宣

  强产业:

  增城开发区获批全省唯一智能传感器产业园

  今年9月底,一架搭载着血液制品专用恒温箱的无人机从增城区血站起飞,飞往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并降落至地面停机坪。这标志着广州市首个常态化运营的无人机血液制品配送项目正式启动。

  这条助力增城加速迈入“低空时代”的无人飞行航线首飞,背后是增城区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产业第一、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壮大。沿着永宁大道一路向东,一座座现代化厂房让人应接不暇:从广州国显维信诺,到增芯科技、纽恩泰新能源,再到五羊本田摩托……一条云集“芯、显、车”等新兴产业的先进智造轴在这里落地生根。

  今年以来,增城区提速建设重大发展平台,广州东部中心建设成形起势,新塘枢纽通达7省60城,开行数上升至234列、增长318%;增城开发区建设提质增效,获批全省唯一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蓄力起航,获批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增城西站国际班列运行线路发运量占全省43%。坚持拼链主、拼技术,引进维信诺等产业龙头项目,增芯一期项目通线投产,实现国内首条12英寸智能传感器晶圆制造新突破,规划构建“1+1+6”的低空经济产业布局,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拓空间、强动能,全区新供产业用地超6000亩,公铁联运枢纽项目一期完成征地8372亩,完成率100%。

  建门户:

  2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示范段建设如火如荼

  “超10000个停车位”“游客集散中心”“徒步、定向越野、马拉松、铁人三项等大型赛事服务中心”“越野汽车等赛事的排位赛道”……11月29日,引领区综合服务区在派潭镇高滩村正式开工建设。在不久的将来,一个集交通集散、产业集聚、文化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枢纽将在这里拔地而起。

  与此同时,在县道X292派高路沿线,工作人员正在道路两侧忙着铺设骑行道,一条彩色陶瓷沥青混凝土骑行道沿着公路蜿蜒绵亘。这番忙碌场景的背后,是引领区增城片区最美旅游公路示范段道路提升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加宽两侧硬路肩、新增彩色陶瓷沥青混凝土骑行道,美化公路两侧绿化等。

  不论是综合服务区还是最美旅游公路,都是增城区全力打造引领区综合门户的生动注脚。增城区高标准编制各项规划,积极配合完善省、市总体规划,联动从化、博罗、龙门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着力打造增江画廊绿美经济带和派潭高滩等6个重点片区,“1+6”详细规划已具雏形;同时,坚持边规划边建设,瞄准“引领区综合门户、美丽中国岭南人居典范、国际医疗康养中心、大湾区户外运动目的地”规划定位,推动七彩澳游世界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整合可招商地块超3000亩,稳步推进森林海水上乐园等重点项目73宗、投资总额约662亿元;此外,大力推动增城片区先行区建设,加快建设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28公里示范段,推进建设森林海、正果驿站2个先行区综合服务区,联动龙门县打造特色“最美增江游”。

  释活力:

  高效盘活利用“古村落”“泥砖房”“旧学校”

  “客流很旺,寒暑假期间客房基本都是满房状态。”宿山房民宿运营总监曾跃俊介绍道,自2023年3月试运营以来,总营业额1600万元、年接待游客约63800人次。时间回到数年前,这家客流火爆的高端民宿只是一所闲置的旧小学。企业通过租赁方式,与村委展开合作,不仅盘活闲散资源促进村集体增收,还让更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曾跃俊与密石村的合作故事是增城区盘活资源、激发活力,扎实推进引领区建设的生动写照。首先,深入实施乡村再造工程,“遏增量、减存量、提质量”开展农房风貌管控,创新推进典型村“十个硬任务”,5条典型村入选省乡村振兴示范村,推动上九陂村、岳村村等打造岭南特色样板村,以集体历史用地确权等方式盘活农村“古村落”“泥砖房”“旧学校”“安置房”等资源。其次,以文化旅游重塑乡村价值,派潭“村晚”入选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瓜岭乡村振兴会客厅获评全国最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新塘镇久裕村村歌获全国村歌大赛二等奖。推动上九陂村发展乡村酒店集群产业,全区打造乡村酒店(民宿)200多家。再次,扎实推进“绿美增城”建设,荔韵公园入选省城市建设领域典型案例。动员社会各界义务植树超17万株,建成绿道608公里、碧道178公里、景观林带395公里。

  抓改革: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成功入市实现全市“零的突破”

  今年12月初,自然资源部公布了2024年度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典型示范案例,增城区石滩镇水龙村65.805亩入市试点案例成功入选“用地主体引导有效类”典型案例。该案例作为广州市首个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案例,于今年7月8日通过网上挂牌成功出让集体工业用地使用权。过去存量闲置集体建设用地,未来将华丽变身为农产品电商产业园。

  事实上,这一“零的突破”案例是增城区坚持改革赋能、激发多元要素活力的一个缩影。增城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产业项目联合验收改革”等13项重点改革事项,迭代升级“全生命周期服务”筹建机制,“高效领办产业项目筹建‘一件事’改革”入选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年度百佳案例;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以“三块地”改革为重点,积极推进石滩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出台“深化土地要素改革20条”等政策文件,推动“工改工”项目25个,盘活低效用地2205亩;发动社会力量全面参与,强化省内横向帮扶协作,落实帮扶英德市等县市协作资金超1.6亿元;推动41个市直单位(企业)与13个镇街完成组团结对,17家企业认领“公益+微利”项目31个、金额超1.1亿元;扎实推进“双百行动”,与广州航海学院等3所院校签署结对合作协议,推进23项校地共建项目,加快形成全社会齐抓共促“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局面。

  专题

广州日报奋进“百千万” 拼出“实景画”A17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
奋力建设引领区综合门户
夏强2024-12-12 2 2024年12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