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区东环街:“四小园”点亮百年古村新画卷

广州日报 2024年12月12日 肖桂来

  东沙村古樟树公园

  游玩有公园、赏花有花园、吃菜有菜园、摘果有果园……近日,广州番禺区东环街东沙村村民悄然间发现,身边一些边角地、闲置地变身利民宜业宜居的小公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四小园”,不仅为生活增添新绿意、注入“微幸福”,而且刷新百年古村新颜值,推动人居环境新跃升。

  据了解,东环街以东沙村“四小园”建设为突破口,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乡村,引导带动做好东沙村、龙美村、蔡三村“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工作,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文/肖桂来 图/东环宣

  “四小园”刷新百年古村颜值

  东沙村坐落于番禺中心城区北侧,历史悠久,始祖于元末明初迁徙至此开基创业、繁衍生息。该村还是一座革命老村,曾是抗日根据地。如今,这座红色文化与现代生活交融的百年村落正迎来新变化。

  东沙村人口不足2400人,但生态优美、古韵悠长,现有樟树、榕树、乌榄等年过百岁的古树30多棵,被村民视为“幸福树”“乡愁树”,其中树龄最长的达156年。

  基于古树资源优势,东环街在东沙村打造一座古樟树公园,已于今年7月1日开放,公园主要划分为古树保护区和生态池塘区。古树保护区内,10棵高20至25米、冠幅30米的古樟傲然挺立,树身粗壮挺拔。浓荫下,常有村民来此休闲娱乐,政府部门也常来此“摆摊”,与街坊“拉家常”、听民声。

  “当下,我们正在以高标准、高起点推进东沙村‘四小园’建设工作,力求将其打造成为东环街的样板工程。”东环街负责人表示,通过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共建,将碎片化的“小规模农用地”、村内撂荒地、边角地改造成利民宜业宜居的小公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形成“行碧道、观水稻、品水果、赏乡貌”一系列生态要素串珠成链,以此为“小切口”,进一步让城乡风貌“亮”起来、人居环境“靓”起来,从而积蓄东沙村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人居环境提升积蓄发展新动能

  东沙村人居环境的变化带来乡村颜值的提升,推动百年古村焕发新活力,也必将为村庄和街道高质量发展积蓄新的力量。

  当下,东环街正通过绿色生态串联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东沙村抗战烈士纪念碑、村史馆等红色文旅资源,打造“红色东沙·亲子乐园”红色旅游线路,传承红色基因;建有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古祠堂等农村文化阵地等配套设施,设立“六师”工作室,农村服务“传帮带”,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村民综合素质。

  同时,因地制宜激活产业发展“新引擎”。东沙村大抓产业发展,成功打造大中南车天下、骏盈大厦等产业集聚区,紧抓汽车产业、精细化工等领域发展机遇,2023年推动全村辖内企业实现年产值/营收超17.8亿元。积极推进工业用地提容增效,培育和扶持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9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

  此外,东沙村以数字赋能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积极构建“一核三全”党建引领城中村治理格局,利用“互联网+智能门牌”为出租屋打造“数字身份证”,整合来穗人员信息、出租屋分类分级等信息,年内全面完成7230套出租屋智能门牌张贴覆盖工作,全面优化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东沙村还打造全区首个村级智能便民服务站,配备“5G+VR”政务晓屋及“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以治理有序、服务高效护航高质量发展,推动百年古村“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专题

广州日报奋进“百千万” 拼出“实景画”A18番禺区东环街:“四小园”点亮百年古村新画卷 肖桂来2024-12-12 2 2024年12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