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田秉持“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高度重视校园体育工作。图为2024年福田校园体育联赛启动仪式现场,福田学子运动展示。

福田区认真做好省测工作。图为福田区开展督学、主监测员培训。
文、图/刘畅、赵东方、彭伟林
为建立包含“五育并举”、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等内涵的发展性监测指标体系,为推动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县域教育质量的改进和提升,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精神,广东省继续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
9月25日~30日,福田区“2024年广东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以下简称“省测”)实施工作圆满完成。本次监测主要测试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德、智、体、美、劳五大领域,分为学科监测和非学科监测两部分。学科监测考查五年级、八年级学生的数学、语文、英语、科学等学科学业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非学科监测考查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及相关影响因素。
福田全区24所样本校(含3所市属学校),共2160名学生圆满完成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门学科的纸笔测试和4个场次的学生问卷填答。2160名家长以及1648名教师、校长和学校中层正职干部参加网络问卷填答。500余名工作人员全程投入到监测实施中。深圳市教育局主任督学蔡茂洲,以及福田区教育局教育行政、督学、教研员深入各样本校指导全区监测工作有序开展。
今年,福田区将积极创建“国家课程改革试验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区”“广东省教育数字化转型综合示范区”列为全区“一榜三令”A类榜单任务。“督研协同”“测以致用”,福田区以测评数据作为重要参考,扎实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让每个孩子、每个家庭,从高质量的教育中感受幸福、收获幸福。
“五育并举”“监测到校”
精密筹备 确保省测高效无误有序完成
据了解,2024年福田区义务教育省测呈现三个特点:样本量大。福田区为继续落实“监测到校”,在全省每校30名学生的规定样本量上,增加至每校90名样本学生,以确保监测结果的代表性和科学性。监测内容全面。今年省测首次以“五育并举”作为监测内容。通过4门学科的学科测试,若干套背景问卷,全面考察中小学生五育发展、学校(区域)五育工作和家庭(社区)五育环境情况。监测操作常态化、简便化。今年省测的学生问卷填答由学校选择时间,不要求集中安排家长、教师、学校中层正职干部和校长问卷填答,最大限度不打扰学校常规教学工作。
福田区在本次省测中严格履行各项标准和要求,规范操作,精准施测,充分体现了福田教育精细化管理水平。省测工作从8月份正式拉开序幕,历经动员培训、视导把关、正式实施、收尾总结四个阶段。
接到省、市相关通知后,福田区第一时间成立了省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翔实的省测工作方案,编写了福田区省测组织手册和操作手册,保证省测工作领导有力,落实有序。区教育局从全区选拔具有监测督学经验的校级领导作为样本校责任督学,选派具有监测组织、监考经验的教务主任作为主监测员。所有区派和校内工作人员全部定岗定责明晰职责,既有分工又有协作。
筹备期间,区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组织了2场大型培训,累计到会人数500余人。学校内部培训30余次。保证对各级各类工作人员进行了翔实的培训,确保操作规范,职责清晰,流程完整。福田区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有多次监测经验,牢固树立问题意识和危机意识,重视预案管理工作,制定详细的区级、校级应急事件处置预案。把问题想在前,把解决方案想在前,最大限度地控制和消除了风险隐患。
测前几天,区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开展了省测视导工作,对24所样本校完成了两轮、30个场次的视导排查。通过实地走访、现场办公、“线上+线下”勘查场地布置等方式保证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整改。
监测过程中,各样本校认真执行监测流程,严格遵守时间节点,从领取试卷、学生检录、纸笔测试、网络问卷填答,到卷袋签字盖章、入保密柜及工具回邮等各环节均有条不紊,流程规范,确保监测数据和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9月25日测试日当天,由福田区教育局领导带队,各科室(中心)、教科院组成的8个巡视小组深入各样本校现场指导。市、区领导对福田区监测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继往开来 再踏征程
打好监测结果应用“组合拳”
重视利用监测数据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监测报告指导教育教学,是福田教育的优良传统。过去几年,福田区立足“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全新定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往开来,打好监测结果应用“组合拳”,以教育质量监测筑基育人新格局,服务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去年,福田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以解决省测、国测报告中深圳市学生体态表现不佳的问题为出发点,以深圳市推行“每天一节体育课”行动为契机,在全区开展“每天一节体育课”落实情况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学校在推行“每天一节体育课”政策初期,面临场地、教师、课时的困难。调研报告引起市、区领导高度重视,为后续的配套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连续多年开展“数据驱动教育改进”案例或论文征集活动,得到一线教师积极响应。老师们纷纷利用自己手中的教学数据、考试数据和各类监测报告,研读分析,指导教学,总结形成数据驱动教育改进的成果参与活动,在全区范围内营造了基于数据改进教育教学的良好氛围。优秀案例与论文被推送至历届全国“数据驱动教育改进”专题研讨会,反响不俗。
重新擦亮福田区“数据玩家”品牌。福田区第三期数据玩家于今年4月成立,新一期数据玩家旨在打造一批具有数据应用意识、数据分析能力的一线教师。数据玩家通过研读本校监测报告,确立研究问题,研究探索,得出结论。研究成果在每月“数据玩家微分享”活动上分享汇报。今年“数据玩家微分享”已开展6期。
“心中没有数据的校长,不是合格的校长。不能应用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校长,不是优秀的校长”,这是在福田教育系统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应用监测数据也成为校长们突破学校管理难题、提高学校育人水平的重要举措。福民小学,多年前的国测报告显示学校艺术项目、学生艺术素养等指标低于福田区的平均值。对此,学校开始大力打造实力强劲的艺术教师队伍,构建乐器类校本特色课程、开设丰富多元的艺术社团、开展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将艺术教育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中……目前,艺术教育已成为福民小学的办学特色;东海实验小学,针对监测报告显示部分学生阅读量少、图书馆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加大资源投入、建好阅读环境,构建全新的“图书馆课程”,并创新引入热爱阅读的家长义工团队参与开发阅读课程,成功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领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素养,更以阅读为纽带拉近了家校距离,增进了亲子关系;红岭中学(集团)深康学校,积极运用监测工具,聚焦现象,通过基于学生发展的学校诊断,发现问题、寻找病因、对症下药、调理转变,通过学习借鉴北京十一学校的成功经验,正全力创建“2035教育现代化样本学校”;下沙小学,积极打造“红树林课程体系”“红树林综合评价体系”,借助信息技术为孩子们的成长做“立体的画像”,近年来,下沙小学从一个薄弱学校蜕变为优质品牌学校,并在2023年9月首次“福田教育幸福感指数”测评中拿到高分。
下一步,福田区将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找准区域教育的成长点和增值点,探索相对成熟的质量监测结果应用模式,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内涵式发展,不断创新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工作,扎实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实现福田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新的贡献。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