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胖墩” 减重有讲究

广州日报 2024年08月23日 王婧

  答家长问

  小勇(化名)近两年体重飙升,尤其近半年体重竟增长了近10千克,12岁的年龄,身高156厘米,体重达到70.4千克。看着孩子逐渐“失控”的体重,父母斟酌再三,趁着暑假带他来到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省妇幼”)营养科就诊,希望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帮助孩子管理好体重。

  实际上,在省妇幼营养科体重管理门诊,像小勇这样的小患者不在少数。儿童青少年肥胖有什么危害?家长如何判断孩子体重是否超标?如何科学减重?本期“答家长问”邀请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营养科主任夏燕琼主任医师答疑解惑。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婧 通讯员王舒华

  儿童肥胖不只影响颜值

  检查发现,小勇不仅体重超标,确诊肥胖症,还查出胰岛素抵抗、脂肪肝、高尿酸血症等多项问题。这可把小勇妈妈急坏了,小勇也终于下定决心直面问题、配合治疗。

  所幸经过首期28天的干预,小勇的体重从70.4千克减为63.3千克,BMI(kg/㎡)由28.9降为25.7,还长高了1厘米,人也变得更加开朗了。看着儿子肉眼可见的变化,妈妈忍不住感叹:“‘小肥仔’变成‘小靓仔’了!”对于接下来的减重之路,小勇和妈妈也充满期待和信心。

  近年来,针对“小胖墩”,国家频频出手,出台《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国家卫健委联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16部门还于今年联合启动“体重管理年”活动,足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问题的严峻性与防控必要性。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儿童肥胖比中年发福的危害更大。”夏燕琼介绍,肥胖是指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过多脂肪堆积、体重超过参考值范围的营养障碍性疾病。与正常儿童相比,超重肥胖儿童更易发生糖脂代谢紊乱,可引发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异常甚至糖尿病等,同时患高血压、脂肪肝、高尿酸血症等的风险也会增加,肥胖还可影响孩子性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分泌。

  值得家长关注的是,“小胖墩”还可能成为被同伴捉弄的对象,慢慢地,他们可能会不愿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性格逐渐变得内向,影响孩子的正常社交和心理。

  不做“小胖墩” 饮食运动有讲究

  家长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超重肥胖?“判断孩子是否超重肥胖,不能只盯着体重的数字看。”夏燕琼指出,除了体重,还需要结合孩子的身高来看,最常用的指标是体质指数BMI(kg/㎡),即用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再和不同年龄段儿童超重与肥胖的范围进行对照分析。

  夏燕琼支招,想要科学管理体重,“管住嘴,迈开腿”六字原则永不过时。饮食方面,家长平时要注意科学合理搭配。学龄期儿童做到一日三餐不可少,适当加餐,定时定量,饮食规律,搭配合理,尽量少吃高盐、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足量饮水,“首选白开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更不能用含糖饮料代替饮水。”夏燕琼提醒。

  运动方面,学龄儿童每天累计要有不少于1小时中高强度的身体活动,以全身有氧运动为主,如慢跑、跳绳、游泳、球类运动、骑自行车等。需要提醒注意的是,要注意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身体活动,不能过分追求运动强度和时间,以免造成运动损伤。

  同时,家长要提醒孩子避免久坐,减少接触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的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也很重要,平时作息要规律,避免熬夜,尤其是节假日期间,尽量不要打乱平时的作息习惯。此外,要注意定期体检,及时评估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一旦发现生长偏离,建议尽早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寻求帮助。

广州日报教育周刊A12家有“小胖墩” 减重有讲究 王婧2024-08-23 2 2024年08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