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广州,青山悠悠,绿水潺潺。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战略部署,为推动发展方式转型提供了行动指南。
“全面”二字何以如此重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我们既要GDP,又要绿色GDP”,习近平总书记时时牵挂着保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
今年是“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谋划“十五五”的关键之年。作为关键之年的关键部署,全面绿色转型是一场发展方式、发展观的深刻革命。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广州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厚植绿色底色、培育绿色动能,着力探索超大城市美丽城市建设路径,持续推动生态之美与城市之兴深度融合。
面向“十五五”,全面绿色转型,如何蹄疾步稳?
融“绿色”于全局。转型不是单点突破的“独奏曲”,而是全链条协同的“交响乐”。坚持全面转型,就是要全方位、全领域、全地域推进绿色转型。善用系统思维,强化政策协同与制度衔接,就能把“两山”理念贯穿于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布局、要素配置全过程;从需求端牵引生产端变革,从供给端减少消耗与排放,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蔚然成风,就能持续推动绿色转型系统化、产业化、智能化。
蓄“动力”于内在。绿色转型的核心引擎是创新。扭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实现全链条、全领域变革,方能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有效发挥数字技术“催化剂”作用,广州深耕能源数字经济,以绿能点亮智慧城市新图景;用好科技创新这一“加速器”,加快形成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成果转化的“产业江河”,着力破解创新链、产业链“相望难相见”痛点问题,打通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做好产业“加减法”。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根基,铺就一座城市的经济底色。绿色转型的要义之一,在于打通“减排”与“增效”的堵点,同步实现经济增益与环境改善。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步入快车道,使产业转型“绿”意涌动;打造大湾区气候投融资平台,高效吸引资金流入低碳技术领域……广州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既做好节能减排的减法,也做好发展清洁能源的加法,筑牢绿色低碳的发展底座。
“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面向“十五五”新起点,以改革增动能、添活力,点“碳”成金、逐“绿”向新,美丽广州的“实景图”就会可感可及、愈加动人。


首页


h2_b.jpg)
放大
上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