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四大才子”用古风诗句拆解养老骗局,当漂漆书签写上防骗口诀,当“村超”赛场响起金融安全讲解——一场“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实践,正在中国农业银行南海分行(下称“农行南海分行”)的主导下悄然展开。作为扎根南海、服务民生的金融主力军,农行南海分行始终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置于核心位置,突破传统宣传模式,以“文化赋能+精准服务+全域覆盖”的创新思路,构建起多维度、立体化的消保宣传体系,打造有温度、有效率、有深度的金融安全防线,切实守护每一位消费者的“钱袋子”。
文、图/陈昕宇 刘慧琪
文化赋能消保入心
“高回报理财莫轻信,资质明细要查清;免费旅游藏陷阱,家人商量再决定。”在农行南海分行推出的古风短视频《四大才子话养老 金融防骗有妙招》中,“四大才子”以朗朗上口的诗句拆解养老诈骗套路,将“一查资质、二问明细、三商家人”的防骗妙招融入诙谐剧情。该视频以国民熟知的“四大才子”文化IP为载体,结合日常服务中的真实案例,把枯燥的防骗知识转化为生动场景,上线后迅速获得老年群体的广泛认可——不少长者表示“看剧就能学防骗,比说教管用多了”。
不止于短视频,农行南海分行各支行更将消保宣传与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深度融合,打造“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的宣传载体。桂城支行借力开心麻花功夫音乐剧《咏春》演出契机,在南海影剧院设立消保宣传专区,党员和团员志愿者身着红马甲,通过“一对一案例讲解”“反诈传单派发”,将“退款诈骗识别”“个人信息保护”等知识融入艺术场景;丹灶支行在百年古墟罗行墟开展“漂漆书签话消保”活动,游客与汉服爱好者亲手制作传统漂漆书签,晾干后书写“陌生链接不点击”“转账汇款多核实”等标语,在感受漆艺魅力的同时牢记防骗口诀;松岗支行则联合派出所举办“挥毫书反诈 金融护万家”活动,书法爱好者写下“网络诈骗花样多,不理不睬准没错”等反诈春联,既传递新春祝福,又将防骗智慧送进社区。
“传统说教式宣传难以触达群众需求,我们希望通过文化载体,让消保知识既有‘文化味’,又有‘生活气’。”农行南海分行消保工作负责人表示,此类创新形式不仅提升了宣传吸引力,更让金融安全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农行南海分行将继续探索更多“接地气、有温度、广覆盖”的消保宣传方式,持续深化“文化+消保”“场景+消保”创新,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向社会公众普及金融知识、防范金融风险。
精准守护重点人群
面对不断迭代的金融诈骗手段,农行南海分行针对不同群体的认知特点与风险痛点,实施“靶向式”消保服务,将重点人群的权益保护落到实处。
银发群体是诈骗高发对象,农行南海分行各支行围绕“守护养老钱”开展专项行动。里水支行深入村居开设“银发课堂”,工作人员用方言讲解“冒充子女借款”“虚假养老投资”等骗局,通过实物演示教老人识别假币、查询账户明细;大沥支行联合社保部门、总工会开展线上直播,以原创社保小品《幸福存钱罐》情景模拟“养老理财诈骗”“高额返利陷阱”,教长者“三步看懂代理退保风险”“五步识别理财陷阱”。
青少年群体金融安全意识薄弱,农行南海分行则将消保课堂搬进学校。东部支行走进南海区理工职业技术学校,以“案例讲解+互动问答”剖析“游戏账号虚假交易”“冒充老师收费”“高价暑期工”等校园骗局,详解“三不一多”(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反诈原则。金融防范知识从“娃娃”抓起。罗村支行走进狮山镇光明新城小学,通过PPT与案例视频,揭露“游戏充值诱导”“非法校园贷”风险,引导学生树立“理性消费”观念,课堂互动问答环节中,学生们踊跃抢答“如何识别诈骗”,防骗知识吸收率显著提升。
企业也是织密金融防骗防护网上重要的一环。为此,南海农行各支行结合“千企万户大走访”,将消保知识送进企业。比如松岗支行联合佛山金融监管分局、派出所走进某陶瓷公司,通过“案例剖析+游戏竞答”,为员工讲解“AI换脸诈骗”“征信洗白骗局”,企业负责人感慨“以前觉得诈骗离自己远,现在知道要时刻警惕”。
新市民与户外劳动者多忙于生计,金融知识获取渠道有限。丹灶支行志愿服务队深入工业园区,为企业员工讲解“工资卡防盗刷”“社保卡使用”等实用知识;松岗支行创新“工会驿站+消保”模式,“请进来”为快递员、外卖骑手提供纳凉休息、手机充电服务,同步发放《消费者权益保护手册》,为环卫工人开设“微课堂”,结合“高价回收错版币”案例,提醒警惕“贪小便宜吃大亏”。不仅如此,该支行还“走出去”联合社区为环卫工人送上“消暑礼包”,现场开讲“刷单返利诈骗”“AI视频换脸识别”,切实提升新市民群体的风险“免疫力”。
线上线下双向发力
为打破宣传地域与时间限制,农行南海分行构建“线上+线下”全域覆盖的消保宣传网络,确保风险提示“不缺位”。
农行南海分行将宣传触角延伸至商圈、市场、赛事等生活场景。罗村支行走进金盛广场,向商户与顾客讲解“高回报投资陷阱”“反洗钱知识”;九江支行结合当地龙舟赛事,在赛区设立摊位,为村民、游客普及“防范非法集资”“电信诈骗识别”;大沥支行依托首创的“四个一”助农现金服务模式(村居现金服务社、市场现金服务站、商户现金服务点、流动现金服务车),在凤东公园开展反假货币宣传,工作人员用“一看水印、二摸纹路、三听声响、四测荧光”的方法教居民识别假币,同时揭露“假币换真币”“假币洗钱”等新型犯罪;狮山支行借力“村超”全国赛大湾区赛区活动,在开幕式现场摆摊答疑,为参赛人员与观众送上“金融安全干货”,获市民徐小姐点赞“消保讲解专业又实用”。
在线上方面,农行南海分行则针对高发骗局及时推送风险提示。丹灶支行设计“就医补贴骗局”线上海报,以图文拆解诈骗步骤,标注“医保部门不发不明链接”的防范要点,通过微信社群、网点公众号广泛传播,弥补线下宣传覆盖局限;大沥支行拍摄情景宣传片《识别黄金陷阱,别让金融历险》,线上揭露“非法金融中介虚假包装资质”“黄金期货诈骗”等行为,普及纠纷解决正规途径,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学习防骗知识。
此外,农行南海分行更注重“宣传+拦截”双向发力。松岗支行2025年以来累计开展消保活动26场,惠及群众超2000人次,成功识别并拦截电信诈骗5起,为群众守住资金约19.8万元;各网点均打造标准化公众教育区,滚动播放风险视频、摆放宣传物料,通过厅堂微沙龙、巡讲等形式,让消保知识触达每一位到店客户。
未来,农行南海分行将继续探索更多“接地气、有温度、广覆盖”的消保宣传方式,持续深化“文化+消保”“场景+消保”创新,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向社会公众普及金融知识、防范金融风险,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为民”初心,为营造安全、健康的金融环境,助力群众美好生活贡献农行力量。
专题


首页




放大
上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