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东沙村,老人们迎着晨光在古樟树公园运动健身,孩子们在翻新的篮球场上奔跑欢笑。不远处,禾田悦农业生态示范园的稻浪与城市高楼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城乡共融的生动画面。
“以前这里地块零散,长满杂草。现在统一规划后,环境变美了,成了附近市民郊游的新景点。”正在果园修剪枝丫的黄伯笑着说。
这番景象,正是番禺区东环街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当下,东环街大力推动产业发展,用心用情办好一件件民生微实事,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更多市民群众。
文、图/肖桂来
全民全运: 微实事托起大民生
今年以来,东环街紧密围绕“活力东环,喜迎全运”主题,掀起全民健身热潮。在江南社区,新升级的健身路径上居民络绎不绝;在甘棠村,焕然一新的篮球场成为年轻人的新聚集地;在蔡三新村,新增的平梯、双人漫步机等设施满足了不同年龄段居民的健身需求。
这一切变化,得益于东环街充分发挥“民生微实事”机制作用,全面推进12个村(社区)公共健身基础设施提质升级。
“我们通过系统梳理群众健身需求,精准实施一批公共体育空间改造项目,切实满足群众‘迎全运、强健身’的多样化需求。”东环街相关负责人介绍。
与此同时,东环街广泛开展形式多样、覆盖面广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活力东环 喜迎全运”——庆“五一”健步行活动吸引600余名干部职工参与;街道总工会举办的“活力东环 喜迎全运”系列职工运动会,乒乓球、羽毛球、象棋、拔河等项目轮番上演……全运元素融入居民日常生活,有效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
产业大巴:
党建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
金秋十月,一辆“产业大巴”从古樟树公园缓缓驶出,载着60多名参观者,奔赴科技教育企业。
“产业大巴”是东环街党工委推动政企民高效互动的创新实践,将企业代表、村(居)民接送到智能制造、数字经济、文化创意等多个领域的九大产业园区,带领大家参观辖内建筑、汽车、信息技术、时尚服饰、动漫文化五大产业联盟中的重点企业。随着大巴的正式发车,一批资深的教育工作者来到广州市影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三家教育科技领域的标杆企业,领略到科技赋能教育管理提质、教学环境优化的创新成果。
“这次的活动让我大开眼界,教育领域的技术发展真的是日新月异!这对我们教育工作的提质增效有很大促进作用。”一位参加活动的小学校长感慨道。
接下来,大巴还将会带领不同的群体开往东环街“九大园区联盟+五大产业联盟”的更多企业,推动资源高效整合、需求精准匹配、成果快速转化,为东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民生福祉提升注入更为强劲的新动能。
“百千万工程”:
城乡融合初见成效
东沙村的变迁,是东环街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缩影。基于古树资源优势,东环街在东沙村打造古樟树公园,园内多棵高20米—25米的百年古樟傲然挺立,成为居民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除了古樟树公园,禾田悦农业生态示范园的蜕变也引人注目。这个处于东沙村都市田园示范带核心位置的生态园,从杂草丛生到连绵禾稻,从零星分散耕种到连片集聚耕种,实现了华丽变身。示范园因地制宜种植早、晚造水稻,间种草莓、鹰嘴桃、圣女果等经济作物,总覆盖面积约110亩,形成了“行碧道、观水稻、摘水果、赏村貌”连片的都市田园示范带。当下,东环街全面推进典型村建设,以“文旅融合”作为着力点,探索城市更新与农业、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路径,奋力实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
从全民健身设施升级,到“产业大巴”开进企业,再到农业生态园优化提升,东环街以党建“执笔”,以“百千万工程”、民生微实事为画纸,正绘就一幅活力迸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幸福民生新图景。
专题


首页



放大
上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