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城华
南岭巍巍,珠水浩荡。千年商都,活力迸发。
历经4年多的精心筹备,1500多个日日夜夜的期盼,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如约而至!
今晚,全运圣火将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熊熊燃起,岭南这片热土,将迎来中国体育又一次激情绽放。这是粤港澳三地共同承办的我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运动会,也是香港、澳门首次承办全国运动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彰显一座城、幸福一座城”。广州,这座拥有2200多年建城史、GDP超3万亿元、每天实时人口2400万的超大城市,将携手香港、澳门、深圳、珠海等城市,团结协作、奋发进取,共同呈现一场具有国际水准、中国气派、岭南风韵、湾区魅力的精彩体育盛会。
回顾过往,每一场在地体育盛会都是托举广州转型发展、向上升级的重大机遇。今天,这场属于全民的体育盛事,也必将刻下这座城市的铿锵足迹,必将载入广州发展的光辉史册,必将升腾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让我们共同期待,属于广州的时刻、湾区的时刻、中国的时刻,全世界必将听到“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魅力新广州”的高昂旋律。
(一)
盼望着,盼望着,万众期待的十五运会终于来了。
今晚,在广东奥体中心,即将上演一场中华文化底蕴与湾区科技魅力相得益彰的视觉盛宴,家国情怀、湾区魅力、体育之美、科技之光将在这里交相辉映。这是广州的机缘,湾区的荣耀,国家的盛事,是新时代的生动缩影。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
党中央、国务院着眼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作出重大部署,由广东、香港、澳门联合承办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这既是全运会办赛史上的创新实践,更是“一国两制”在体育领域的创新实践,全国关注、举世瞩目。
时间的指针拉回到4年前。
2021年8月26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广东、香港、澳门承办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函》,同意广东、香港、澳门承办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
同年9月27日,粤港澳三地正式接过全运会会旗。从这一刻起,全运会正式进入“粤港澳大湾区时间”。
喜迎全运、湾区欢腾,全民全运、三地同心。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十五运会,是我国在“一国两制”框架下首次实现三地协同举办的全运会。这不仅是展示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群众体育实力和体育产业发展的平台窗口,更是一场促进区域融合、推动国家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时代盛典。
殷殷嘱托,催人奋进。中央把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体育盛会交给粤港澳三地承办,把开幕式交由广州市承办、把系列重要赛事活动放在广州赛区,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党中央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关怀厚爱,对广州的高度信任和厚望重托。
从国家同意粤港澳三地承办到粤港澳接过全运会会旗,从全力组织测试赛到十五运会首枚金牌诞生,从采撷自中国南海深处的珍贵“源火”到香港、澳门、广州、深圳4个城市同步举行火炬传递,历经1500多个日夜,每一个重要节点、每一次重大任务,粤港澳三地都全力以赴、精益求精。
(二)
办赛事就是办城市。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建设发展影响广泛深刻,尤其在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硬实力、增强竞争力方面作用显著。
广州的赛事,让世界看到中国的体育哲学。
回顾过往,广州办过的几场大型赛事,都对城市发展起到了战略性、关键性、历史性的推动作用,对广州的城市面貌、城市建筑、城市格局等多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沿着时间轴回望,1987年11月20日,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隆重举行。为了办好六运会,广州兴建了天河体育中心作为主会场。此后,天河体育中心直接带动了天河区的整体发展,周边城市中央商务区、新式住宅小区拔地而起,形成了全国数一数二的天河路商圈。
随着天河区的成立、广州东站的落成等,广州跳出老城区传统格局,开启了城市版图扩围新的征程。借“六运”之势,广州大力发展经济,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建设了一批公共文化场馆、园林公园、旅游景区、酒店商场等,开放进取、兼容并包的岭南文化再一次风靡全国。
2001年,全运会再次来到广州,带动城市东进迈出新步伐。作为九运会主场馆和开幕式举办地,广东奥体中心落子天河黄村,进一步迈开城市往东发展的步伐,实现大型赛事与城市空间扩容提质的携手并进。
那段时间,广州先后推动建设系列重大市政工程项目,构建起由高标准的快速路网、主干道路网和次干道路网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组成的城市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以新、旧两条轴线和珠江岸线为主的“一横两纵”城市景观体系,为城市继续扩容提供了有力支撑,整个城市的环境、功能和形象实现了全面提升。
十余年间,阡陌农田蝶变成摩天楼群,观赛通道演变为经济走廊,这片土地生动诠释了“赛事即机遇”的发展哲学。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举办,进一步推动广州向国际大都市跃升。
广州塔、海心沙亚运公园等城市地标拔地而起,新中轴线闪亮“登场”,城市水环境、空气环境、人居环境和交通环境全面提升。有专家直言,亚运会让广州城市建设加快了5至10年。广州在全球的知名度、关注度、影响力大幅提升。
从1987年六运会的天河崛起,到2001年九运会的持续东进,再到2010年亚运会海心沙的惊艳全球,回顾这段历史,可以说每一场体育盛会都是推动广州这座城市向上升维的重要托举。即将开幕的十五运会,也注定是镌刻在广州城市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三)
国之大者,任重千钧。十五运会赋予了广州新时代的历史机遇,吹响了新征程的奋进号角。接过新的一棒,羊城大地处处升腾着拼搏的热浪。
经济大市如脊如梁,大有大的担当。盛会举办之年,广州把工作主线确定为“拼经济、保安全,办全运、提品质”,意味着方方面面都与全运密切相关,展现出了强烈的历史主动和责任使命。
拼经济在当前形势下绝非“选择题”,而是关乎全局的“必答题”。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广州坚决扛起经济大市挑大梁的政治担当,积极识变应变求变,以坚定的信心和决心改变队形、创新打法,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奋力打造广州经济提速增长的核心动力,以实干实绩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
时光不会辜负每一个拼搏向上的人,城市也是如此。刚刚过去的三季度,广州经济实现从去年全年增长2.1%,到今年一季度增长3%、上半年增长3.8%,再到前三季度增长4.1%的“三级跳”,走出了一条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呈现出产业有提升、需求有韧性、市场有活力、未来有预期的良好态势。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立身之本、强国之基。广州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持续强化“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等核心功能,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特别是在“3+5”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前三季度,同比增长4.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35%。
真正的广州远不止于此。作为全国综合性门户、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广州正吸引全球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这里加速集聚。
超420万经营主体、超2万亿元内外贸市场、超6万亿元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超万亿元交易额的产业链供应链资源,希音、Temu长期霸榜全球购物APP下载量前三,年均净流入人口超50万,每天实时在穗人口约2400万……一组组不断刷新的数据背后,是广州超大的市场空间,是优越的营商环境,是无限的发展商机。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既涉及当下、更关乎未来。今年以来,以字节跳动、阿里、腾讯等为代表的头部平台企业加速布局,以总投资约532亿元的“藏粤直流工程”、总投资约295亿元的TCL华星t8项目等为代表的“巨无霸”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广州经济的“硬通货”越来越多,距离“万亿投资”的目标越来越近。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广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实现正增长,其中工业投资增长9.6%。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时代,始终眷顾勇于拼搏的城市。
从经济发展到民生保障,从社会治理到品质提升,从“城市侧”到“场馆侧”“赛事侧”,全运会筹办以来,广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和“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向着“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彰显一座城、幸福一座城”的目标进发,以高度责任感使命感鼓足干劲、全力以赴,以最大热情服务全运、奉献全运,以更多实质性成果让市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可感可及,以“硬实力”“软实力”的持续提升让八方来客在全运圣火下留下美好的记忆。
广州,世界观察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重要窗口。改革、开放、创新动能澎湃,投资、消费、外贸齐头并进,广州只是缩影,透过这个“重要窗口”,全世界都能深切感受到中国城市的韧性活力,深切体会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巨大魅力。
(四)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和追求,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光荣与担当。国家将全运会开幕式和系列重要赛事活动交给广州,体现的是广州在国家战略全局中愈发凸显的位势,也呈现出广州对重大战略任务的强大综合承载力。
广州千年城脉亘古亘今,千年文脉底蕴深厚,千年商脉繁荣兴盛,是岭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国走向海洋、链接世界的门户枢纽,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使命。在2024年的GaWC全球城市排名中,广州位居第22位,排名大幅提升,稳居世界一线城市。
越是壮阔的征程,越需要领航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广东、广州工作,2018年亲临视察时,要求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2023年视察广东时赋予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的全新定位,要求广州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广东,要求广东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总书记的厚望重托,为广州的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让广州对自身在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全局中的地位、定位、方位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纵观世界诸多大城市,每座城市在向上发展的进程中都离不开国家大战略的加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总书记关心关怀下,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方案、广州实验室、华南国家植物园、广州期货交易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等重大利好相继落地。去年底,广州花都经济开发区获批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全市有国家级开发区4个、占全省一半。
多重战略叠加下,广州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特别是去年9月,国务院批复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赋予广州“6+4”城市性质和核心功能,让广州拥有更高的城市定位、更强的城市功能、更大的发展空间。在目标愿景上,明确广州建设“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当今中心型世界城市只有纽约、伦敦和东京,这是广州对标追赶的目标,也是国家对广州的期待。
回顾广州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在国家战略引领下不断向上突围的奋斗史。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省会城市……这些“标签”决定了广州要有大担当,必须发挥强有力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
使命在肩,如箭在弦。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南沙开发开放、“百千万工程”、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科技创新、营商环境、疫情防控等方面坚决扛起重担、主动作为,奋力推动城市发展能级不断提升,努力实现蓄势蓄能后的出新出彩。
(五)
我们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也正在经历一个在广州乃至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事。
在世界的聚光灯下,在亿万观众的期待中,作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闭幕后的第一个全国性重要体育赛事,作为收官“十四五”、迎接“十五五”的重大赛事,必将上演更多世界级的较量,创造更多世界级的成绩,充分展现竞技体育的无穷魅力,充分展现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奋勇争先、遵守规则的体育精神,充分展现新时代中国体育健儿的精神风貌。
体育让城市更有力量,城市让体育更加精彩。赛事之外,广州始终保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进姿态。
思当下、谋未来,“十五五”新的征程即将开启,这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城市是展现现代化成果的重要舞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城市的充分发展。
面对新的关键一程,无论是落实总书记赋予的使命任务,做强国家赋予的战略定位,支撑全国全省推进现代化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还是从“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广州”角度,都是非常重要的阶段,都要求广州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下加强谋划,找准历史方位、明确自身定位,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拼搏干劲,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广州实践取得新突破。
悠悠珠江,滔滔江水奔腾而过;岭南大地,熊熊圣火点燃激情。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环境,广州正以历史主动精神克难关、战风险、迎挑战,以“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的昂扬姿态,奋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走前列、作示范、挑大梁。
我们坚信,在全国、全省大局中谋划的广州,必将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朝着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阔步迈进!
气脉雄如此,由来是广州。
这股子气,是蓬勃向上的朝气,也是拔节而起的底气;是攻坚克难的勇气,也是锐意进取的志气;是敢为人先的锐气,也是崇尚创新的灵气。在赛事保障中涵养这一股子气,在经济发展中孕育这一股子气,在改革创新中激荡这一股子气。凭着这股子气,这座繁盛千年而不衰的城市,必将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创造更加美好的新未来。


首页



放大
上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