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这里是一片滩涂;8年后,这里已成为一片科创之地。从最初的OPPO、vivo等龙头企业落地,到如今人工智能产业集聚,东莞滨海湾新区(下称“滨海湾”)——这片承载着东莞向海图强新梦想的热土,已经成为东莞制造业转型的试验场和产业开放窗口,AI未来之城正在此加速崛起。
优越的地理位置——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圈的几何中心,便捷的交通网络,优美的环境,AI产业的飞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才与滨海湾“双向奔赴”。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满元 通讯员滨海湾宣
产业:龙头引领+企业集聚+科研支撑,打造“AI+智造”体系
走进滨海湾,昔日沿海滩涂上,一栋栋简约现代、科技感十足的产业高楼拔地而起。这里扎根了引领滨海湾产业发展的“链主”力量——滨海湾OPPO园区、vivo智慧终端总部、小天才智能科技中心。
2024年,投资近百亿元的滨海湾OPPO园区启用——从全球算力中心到智能制造中心,再到OPPO全球最大的运动健康实验室,OPPO将创新触角延伸至“算力+算法”“研发+应用”的智能生态构建中。这种创新生态构建也发生在vivo。这些龙头企业向市场传递出产业升级信号:滨海湾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制造基地,更是面向未来的创新策源地。不仅如此,背靠东莞制造的厚实“家底”,在智能终端“链主”企业的牵引下,滨海湾正加快形成人工智能产业的“热带雨林”。
雷赛智能计划在滨海湾投资建设华南区域总部及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研发智造基地项目。“我们坚定看好滨海湾的产业生态与创新氛围,未来也将通过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的研发制造,为滨海湾注入更多人工智能供应生态,助力滨海湾构建高端智能装备产业集群。”雷赛智能董事会秘书向少华博士说。
面向未来,滨海湾的“AI梦”在于构建一个AI赋能千行百业的应用创新场域。总投资超百亿元、占地1500亩的灵犀岛人工智能小镇应运而生,规划打造AI与生产、生活、城市治理深度融合新示范。目前,灵犀岛首开区已摘地,将率先打造集AI成果转化、技术展示交易、产品体验消费、应用人才培育、科普研学实践于一体的AI体验中心。
当产业发展从“项目引进”向“生态培育”转变,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创新企业在滨海湾形成协同效应,助力构建“AI+智造”产业生态体系。
城建:“桥”见滨海湾,路联大湾区
8年来,一批批“脊梁工程”的密集推进,一条条道路如飞针引线,将曾经的僻壤变为通途。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领衔设计的滨海湾大桥,洁白的“丝路玉兰”熠熠生辉,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一大标志性建筑。自2022年通车后,成为备受游客青睐的“网红打卡地”。
不远处的东莞黄金海岸,慧眼桥与海上日落共同勾勒出“湾区之眸”的奇妙景观。从滨海湾大桥到慧眼桥,滨海湾精心雕琢海洋地标,独具一格的桥梁造型与碧海蓝天、海上日落完美融合,立于桥上,远眺可见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的城市天际线,近处则是治愈系的“滨海湾蓝”,开阔的景致,让滨海湾“圈粉”无数。
桥梁是地标,也是“动脉”。过去,交椅湾与沙角半岛隔水相望;如今,滨海湾大桥将两大板块通行时间缩短至5分钟,实现“一桥飞架,两岸焕新”。8年来,滨海湾持续推动从“一座桥”的贯通到“一张路网”的布局,目前已建成总投资约115亿元、总长超29公里的交通路网,不断融入大湾区“硬联通”格局。
除市政道路外,滨海湾还积极协调推进对外交通路网项目建设——深江铁路东莞段建设正酣,深莞隧道已下穿茅洲河抵达深圳区域,滨海湾站主体已开建。东莞地铁2号线三期工程已完成港澳码头站—交椅湾西站盾构施工,港澳码头站和交椅湾西站主体结构封顶,交椅湾站车站主体结构加快建设,“轨道上的滨海湾”正加快实现。
环境:国宝级动物齐聚,见证“美丽海湾”变迁
“是黑嘴鸥!”2024年冬季,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嘴鸥现身滨海湾。从2019年开始,滨海湾就成为东莞观鸟协会会员叶润田拍鸟的首选地。几年来,他已在滨海湾记录到多达98种鸟类,其中不乏黑脸琵鹭、东方白鹳、白肩雕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鸟儿越聚越热闹,背后是滨海湾绿色生态发展之路越走越宽敞。针对海岸生态退化、岸线割裂、空间零散等情况,滨海湾依托天然岸线资源,高标准谋划总长约42公里的东莞黄金海岸,着力打造集防洪防潮、生态保护与休闲于一体的复合型滨水空间,以生态之笔勾勒美丽海岸带。今年8月,东莞交椅湾入选广东省首批“美丽海湾”,“滨海湾蓝”成为市民心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最佳代言。
引智:构建“强磁场”,与高端人才双向奔赴
8年来,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圈的几何中心,便捷的交通网络,优美的环境,滨海湾AI未来城加速崛起,滨海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才前来就业或创业。
“在粤港澳大湾区蓬勃发展的版图中,东莞滨海湾新区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其发展方向精准锚定人工智能产业高地,致力于打造开放包容的AI创新生态,与OPPO等行业领军企业深度合作,也为滨海湾新区AI产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作为OPPO公司的一员,谭婉莹对滨海湾未来的发展非常看好。她认为,未来滨海湾不仅会是职场人向往的乐园,更会成为中国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高地,让世界看到中国科技发展的底气与温度。
据滨海湾经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随着OPPO园区启用、vivo和小天才等龙头项目加速落地,滨海湾正围绕人工智能、智能终端等千亿级产业集群构建人才“强磁场”。
以滨海湾国际开放创新创业社区为例,自2020年成立至今,该创业社区累计引进“粤台港澳侨留”创业项目189个,举办创新创业活动超80场次,服务接待粤港澳青年超过6000人次。
“作为一名港澳创业人士,我深感选择滨海湾是创业路上的明智之举。”星慧云创数据科技(东莞)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总经理江旭东说,自2025年7月入驻滨海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以来,从商业梳理、注册落地、业务资源对接都获得了基地的全程助力。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产业配套以及浓厚的创新氛围,为科技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这里,我深刻体会到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机遇,也感受到东莞对港澳创业者的诚意与扶持。希望更多港澳青年能抓住机遇,在这里书写属于自己的成功故事。”江旭东说。


首页






放大
上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