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年·看广州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赵方圆、章程
11月3日,记者从广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全运年·看广州系列发布会——广州赛区国企服务保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广州国资国企制定了13个专项保障方案,21家市属国企组建专业保障团队,4.1万人参与赛事服务、酒店接待、公共交通等保障工作,提供2700台保障车辆;市属国企承担17个全运场馆的升级改造,改造提升面积达28万平方米;5家市属国企成为签约赞助企业,并通过现金、实物赞助1亿多元,全流程全方位保障赛事的顺利举办。
品质全运:17个场馆完成升级改造
广州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方海卉介绍,广州国资国企以全运为契机,完成赛事场馆、道路交通、珠江两岸等提品质项目约200项。市属国企承担天河体育中心、大学城体育中心、广州体育馆等17个全运场馆的升级改造,改造提升面积达28万平方米,目前场馆改造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已按时保质完成。
广州国资国企构建“水电气吃住行”全链条保障体系。今年广州地铁开通10号线等4条(段)63.3公里地铁新线路,广州东环城际等3条城际线路的开通让湾区出行更加便捷;越秀集团、岭南集团升级改造旗下广州花园酒店、中国大酒店、鸣泉居等11个官方接待酒店,让运动员吃得放心住得舒心;广州水投集团、广州发展集团、广州城投集团等确保水电气供应稳定可靠。
数字全运:赛事场馆打造“云端大脑”
“广州国资国企深度融入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为全运会注入智慧活力。”方海卉介绍,广州交投集团全线推广“好易投”“碰一碰”等无感支付设备,上线分车道预警系统,通行能力提升49%;广州数科集团、城投集团加快智慧综合杆改造,集成AI摄像头、环境传感器、毫米波雷达、5G基站等10多种智能设备,实现“一杆多用”;广汽集团多款智能人形机器人将在赛事期间提供引导、安防服务。
广州数字科技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夏坚表示,公司对多个场馆实施智慧化改造,依托数据共享平台、GIS平台等广州智慧城市基础资源,采用“数字孪生+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搭建智慧运营管理云平台,可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和优化人员调度,对赛事场馆进行统一管理,打造高效智能的“云端大脑”。
与此同时,广州数科集团将AR导览导航、智慧步道和智慧无障碍系统等创新应用融入场馆建设;创新推出国内首款“文化AR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开发全栈式身份认证技术,解决硬钱包终端适配难题;完成覆盖各赛事场馆、保障路线、重点商圈等6大核心区域278条道路的合杆整治,总里程超500公里。
全民全运:让盛会惠及城市发展与市民生活
广州国资国企积极推动全运盛会惠及城市发展与市民生活,服务资源全民可及。广州地铁集团利用地铁空间打造“匹克球运动中心”;珠实集团“平赛结合”运营赛事场馆,赛事期间部分场馆持续开放。
珠江实业集团珠江文体公司党总支委员、副总经理彭小键表示,接下来,还将重点做好“平赛结合”“赛赛转换”“赛演转换”三大重点工作。“广州体育馆承接的蹦床、排球和轮椅篮球三个重点项目在同一场馆、同一地点举办,要做到高效的‘赛赛转换’;在整个比赛的空档期,我们的体育场馆还要举办一些文体项目、演唱会等单个项目,要进行有效的‘赛演转换’;比赛期间,还要通过‘平赛结合’来尽可能地保障市民的全民健身需要。”彭小键告诉记者。
为发挥文商旅全产业链优势,岭南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立令表示,岭南集团统筹旗下酒店、食品、商贸、旅游等核心资源,构建了“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一体化赛事服务保障体系,以最高标准、最实举措、最优服务为全运盛会提供具有岭南特色的高质量服务保障。
酒店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更是全运服务的核心载体。为做好十五运会接待保障工作,岭南集团岭南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亚川介绍,岭南控股统筹中国大酒店、东方宾馆等“7+3”接待酒店集群,联动赛区内旗下其他38家酒店,通过硬件设施升级、安全防线筑牢、专业技能培训,让“岭南待客之道”渗透服务每个细节。


首页



放大
上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