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要闻

白云山生态惠民医养融合 创新森林康养新模式

走进云山深处 让森林治愈你

全杰

本文字数:1536

  人们在森林康养中放松身心。

  文、图/全媒体记者全杰 通讯员汪张跃

  日前,白云山四条不同主题特色的康养径均已完成建设,多种形式的康养活动也在景区举行,市民游客尽情感受自然与康养交织的惬意时光。

  此外,白云山风景区还创新医养融合,联合广州市胸科医院组建“森林+医疗”合作团队,为慢性病患者及亚健康人群提供服务。

  白云山“生态+医养+普惠”模式,为超大城市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与全民健康体系建设提供了“广州样本”。

  康养活动:山水之间身心舒畅

  近日,一场沉浸式森林康养活动在白云山风景区明珠楼景区桃花涧开幕。

  走进桃花涧,空气中满是草木的清香。更令人惊喜的是,金秋十月,桃花涧里竟有桃花悄然绽放。活动中,大家围坐在一起,在苍古悠远的埙乐声中开启五音茶韵之旅。这份流淌在乐与茶之间的松弛感,让人舒适自如。

  随后的分享环节,大家畅谈感受,有人说找回了久违的松弛,也有人说被古乐唤醒了感官,每一份感悟都是这场旅程的珍贵收获。

  另一场以“听风·赏竹·做风铃”为主题的自然科普手作活动,在白云山明珠楼景区翠竹园举行。市民游客走进翠竹园,竹子的清香扑面而来。随后,专业导师展开讲解,从翠竹碧影自然教育径到铺设康养径小路的材料,再到“本杰士堆”的用途与由来,让大家真切感知“人与自然共生”的康养智慧。人们还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风铃,品味森林康养时光。

  此外,融合了埙乐、茶与健康操的森林音乐康养活动在白云山桃花涧埙乐馆徐徐展开,为参与者开启了一场自然森林康养之旅。

  “市民游客会在白云山风景区各处发现类似的森林康养活动,大家可以全身心走进白云山,在森林康养中放松身心,聆听山间树林的乐声,感受亲子共游的快乐。”白云山风景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康养径:采用自然工法建造

  日前,白云山四条不同主题特色的康养径均已完成建设。这四条康养径都采用自然工法建造,即利用原地石材修路,利用倒伏树木搭建设施,处处都是“纯天然”“全生态”。

  其中,人气最旺的是六榕小径(6公里)。作为首条“手作步道”,六榕小径全程“零钢筋水泥”,2025年6月开放当日即接待游客1200余人次。六榕小径主打“五感疗愈”,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个维度,给人天然体验。昨日,记者走上六榕小径,沿途满目苍翠,植物香气扑鼻。小径上还设有3处太极平台、2处冥想区与观鸟点,许多市民游客沉浸其中,乐而忘返。

  云台艺术疗愈康养径(3.5公里)串联起玫瑰园、雨林植物园,设有200米赤足步道。步道由鹅卵石与细沙铺设而成,兼顾舒适与穴位刺激。

  鸣春谷活力康养径(6公里)设置9个康养驿点,配有休息座椅、直饮水与康养指南。该康养径每周六开设森林瑜伽,场场爆满,供不应求。

  云溪“溪谷森氧径”(2.5公里)主打景观养生,负氧离子超8000个/立方厘米,沿途叠水景观与鲜花绿草都十分养眼。目前日均接待300余人次,25岁至40岁人群占比61%。

  医养融合

  创新发布“绿色处方” 生态惠民效果显著

  白云山风景区联合广州市胸科医院,组建“森林+医疗”合作团队,发布广州首张“绿色处方”,为慢性病患者及亚健康人群构建了“评估—开方—干预—复诊”的医疗闭环服务。

  “绿色处方”体系涵盖慢性呼吸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中医调理、营养运动6类标准化处方,明确森林腹式呼吸(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步道健走(每日30—45分钟)等具体干预方式,推荐六榕小径冥想区、云台径玫瑰园等精准体验点位。据介绍,截至2025年9月底,“绿色处方”已累计开具1200余张,65%的复诊患者反馈“咳嗽、气短症状减轻”,48%的亚健康人群表示“睡眠质量与情绪状态改善”。

  据统计,持“绿色处方”患者累计免费入园3200余人次,公益课程与免费康养服务覆盖各类群体。问卷调查显示,89%的参与市民认为“森林康养改善了生活质量”。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要闻 A4走进云山深处 让森林治愈你 全杰2025-10-27 2 2025年10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