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评论

别小瞧课间多出的五分钟

陈文杰

本文字数:779

  近日,教育部印发《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其中强调,鼓励学校推行“课间15分钟”,延长学生课间活动时间,丰富课后服务体育项目,增加学生户外活动时长。让课间真正“活”起来、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从以往的课间10分钟,到如今鼓励延长至15分钟,课间时长的“重新校准”,不只是数字上的变化,还意味着我们的教育理念——更加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更加重视成长过程中的“留白”与“呼吸”。这多出的五分钟,是对儿童天性的回应,也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

  那这多出来的五分钟,各地学校该如何有效利用?近年来,不少地区已率先探索课间15分钟模式,引导孩子走出教室、走向操场、亲近自然。为了真正“盘活”这宝贵的一刻钟,各地学校因地制宜、积极创新:有的重新拾起跳皮筋、丢沙包、滚铁环等传统游戏,在怀旧中激发运动的纯粹乐趣;有的引入智能机器狗、互动体育游戏等科技元素,以新潮方式吸引学生参与锻炼;更有学校把课间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鼓励他们自主设计游戏、自由组织活动,在创造中学会合作与沟通。

  别小瞧这多出的五分钟。孩子们得以在阳光下奔跑、在微风中跳跃,这短短的十五分钟不仅能成为他们释放压力、调整状态、积蓄活力的“充电时刻”,还能打造成培养其协作精神、规则意识与创造力的“隐形课堂”,更可以内化为一份守护心理健康的宝贵能量。有时候,可能正是这多出的五分钟,就能帮助孩子们养成受益终身的健康习惯。

  说到底,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既在宏大的改革蓝图中,也在课间的欢声笑语里。我们乐见孩子们“身上有汗”,是期盼他们通过充分锻炼,铸就强健体魄,为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我们珍视孩子们“眼里有光”,是希望他们在紧张学习之余,仍能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对生活的热情。而教育的初心,不正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在汗水与欢笑的交织中健康成长,既拥有“脚下有力”的坚韧步伐,也点亮“心中有梦”的灿烂远方?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评论 A2别小瞧课间多出的五分钟 陈文杰2025-10-27 2 2025年10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