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林欣潼 通讯员姚剑恒)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升青少年人工智能科学素养,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的指导下,由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首届“粤创杯”中小学生AI应用创作与科学素养(信息学)展示大赛于10月17日正式启动。大赛于10月17日至12月底举办,报名截止时间为11月9日。
本届大赛紧扣“粤启未来,创见湾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与信息科技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致力于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生构建一个开放、多元、富有活力的科技创新实践平台。赛事旨在引导广大青少年从“技术使用者”向“技术创造者”转变,探索人机协同的创造性表达,为湾区未来发展培育具备数字素养与创新思维的后备人才。
本次大赛面向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肇庆、惠州、香港、澳门)在读中小学生,设有两大组别赛事,分别为科学素养(信息学)实践组和AI应用创作组。
其中,科学素养(信息学)实践组下设计算思维、图形化编程、Python人工智能、C++信息学四个赛项,采用线上报名、线上初赛、线下决赛的赛制,侧重考查学生的编程能力、算法思维与技术实践能力。初赛形式为线上答题,参赛者在指定时间内进入赛事指定平台参与线上答题,每个组别的每位参赛者只能参与1次答题。决赛将于12月初进行,入围决赛选手应在指定时间前往指定场地参与线下决赛。
AI应用创作组则聚焦创意表达,设内容创作、视听觉创作和应用工具创作三大方向,鼓励学生利用AI工具,围绕“智启未来,创见湾区”“全运激情,粤韵活力”等主题进行开放式创作,注重学生创新思维与AI融合能力的展现。参赛方式为线上投稿,投稿时间为11月10日至12月7日。组委会将从作品的内容、创意、AI融合程度、创作思路等维度进行评分。
本次大赛不收取任何费用,未开设或授权任何形式的培训活动。有意参赛者可前往大赛官方专题页面,查看详细赛制规程、评审细则及奖励办法。
本次大赛由高校、媒体、教研机构等顶尖资源提供支持。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力量将为大赛的专业性与科学性提供坚实保障,确保赛事的高水准与高专业度。
如何报名?
本届大赛报名时间为10月17日至11月9日,如何报名参赛?
途径一:下载“广州日报新花城”客户端,搜索“粤创杯”或进入“AI频道”点击相关链接进入大赛专题页。
途径二:关注“广州日报”“广报求学”“广州广报文化”微信公众号,在聊天框输入“粤创杯”获取参与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