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时光的表盘上,总有一些特别的时刻。
今天,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倒计时牌上的数字,跳到了“30”——30天后,十五运会将在广州盛大启幕。
山水万程,行则必至。如果把十五运会的筹办过程比作一场马拉松,我们已经到了最终的冲刺阶段。
俯瞰粤港澳——十五运会会歌《气势如虹》旋律激扬,“燃冰成炬”的采火仪式燃动人心,线上平台门票热销,群众赛事精彩不断……
聚焦广州——老场馆焕然一新,开幕式彩排紧锣密鼓,精致街区“盛装”以待,志愿队伍蓄势待发……群众热情洋溢,城市活力升腾。
相约湾区,共赴全运。十五运会是党的二十大后举办的首届全运会,是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的全国性大型综合赛事,也是历史上规模最大、赛期最长、承办城市最多的一届全运会。当“十五运”的圣火与“十五五”的蓝图在历史坐标中相遇,当体育运动的“热辣滚烫”与现代化建设热潮在华夏大地上交织,将不仅照亮2025年的逐梦“赛道”,更将把光柱投向更加壮阔的征程。
以花城新彩,邀千里之外。办好十五运会,不仅是体育的大事、粤港澳大湾区的大事,也是国家的大事。作为主要承办城市之一,广州举全市之力,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作风做好广州赛区各项筹备工作。
再过30天,云山之下、珠江之畔,全国人民的目光将聚焦于此。新彩广州,热情以待!
二
两场开幕式、十五运会40%的竞赛量、残特奥会30%的竞赛量——作为赛事承接项目最多的赛区城市,广州备受关注。
赛事准备,有何亮点?一个关键词,当属“创新”。
你看——
“数字人志愿者”提供24小时智能服务,“AR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创新安全交易生态,“微纳米级被动式制冷涂层技术”助力绿色全运,“元宇宙云上全运村”打破观赛时空界限……纵观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发布的科技创新应用专题项目,新风扑面、新意盎然。
“悟空”带电作业机器人守护电网安全,L4级自动驾驶穿梭于城市保障赛事出行……今年9月,十五运会广州赛区科技专班办公室遴选出“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8项示范案例和27项优秀案例,令人啧啧称叹。
聚焦场馆——奥体中心的“飘带屋顶”、天体中心的“低碳改造”、广州体育馆的“全龄段无障碍”……结合新技术、新材料、新场景,广州赛区场馆实现硬核“换装”、华丽“变身”,绿色范十足、科技感满满。
零碳场馆,绿色全运。天河体育中心体育场是全国首个近零碳大型体育场改造项目,大学城体育中心攀岩场完成零碳改造,广东奥体中心、天河体育中心、大学城体育中心等5个场馆加装光伏设施约1万平方米……当竞技场遇上“碳中和”,广州全运场馆书写着精彩的绿色篇章。
旧貌焕新,留住记忆。“不新建大型场馆”,这是十五运会作出的承诺,开创了全运会历史的先河。对广州而言,30个场馆全部利用现有老场馆改造,不仅是节俭办赛之应然,更是留住城市记忆之必然。广东省人民体育场,国内现存最古老的体育场之一,借助巧妙的“微创手术”焕发新生;越秀山体育场始建于1950年,通过精妙的色彩设计,绽放新风采;天河体育中心承载着六运会、九运会、亚运会等重大赛事的记忆,通过融入一系列新元素,使之成为了新彩广州的“城市万花筒”。
“零障”赛区,助力共融。21个场馆完成永久性无障碍改造建设和残疾人体验试用;广东奥体中心体育场等4个场馆以最高标准“优秀”通过广东赛区执委会无障碍环境检查……科技不仅是效率的催化剂,更是温暖的传递者。为了让专业赛事与人性温度同频共振,广州全面推进体育场馆及周边街区的无障碍环境改造升级,实现无障碍同行、零障碍共融。
科创赋能,智能向善。科技以人为本,“体育+科技”写好“一撇一捺”。创新搭建智慧场馆运营管理云平台,构建体育场馆数字化运行体系,推动老场馆数智化转型。如广东奥体中心通过云平台对接场馆内的智能化建设基础设备,显著提升了场馆日常运行管理和大型活动保障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注重提升人文科技体验感,生动诠释“科技让全运更温暖”。如天河体育中心AR导航依托高精度轻量化地图,重构52万平方米场馆导览,实现实景与路线无缝衔接,让观众轻松“穿梭”其中。
天下之事,非新无以为进。广州赛事筹备向“新”而进、以新致远。
三
办赛事就是办城市。既往经验表明,城市成全赛事,赛事成就城市。
一场大型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考验的不仅是赛事组织能力,更是城市运行水平、综合治理能力乃至发展活力动力。
随着十五运会的脚步日益临近,超大城市广州正以蓬勃的朝气、澎湃的活力,焕发新颜——
颜值蝶变。新彩广州,盛装以待八方宾朋。完成重要道路、场馆和酒店周边共计3000余项“三线”整治试点,高效推进市政道路293条路段合杆整治工作,完成100个可“席地而坐”的环境卫生精品示范区,新建大学城碧道、流溪河碧道等,构建420多座桥梁立体花廊、营造“千廊簕杜鹃,全运花满城”的意象……乘全运东风,广州高标准开展城市品质提升工作,以城市高颜值、新形象迎接盛会到来。
空间跃升。借助重大体育赛事,推动城市跃上新台阶、焕发新活力,是广州的一条成功经验。高标准推进30个场馆周边17个精致街区建设,从精致场馆、精致赛区延伸到精致街区、精致城区。通过打开边界、打开街角、打开绿地,同步升级无障碍设施、改善功能照明、优化绿化景观等,实现空间品质与功能的双重跃升。“串珠成链”改造提升珠江两岸片区,打造绿意流动、动线清晰、宜跑宜憩的滨水慢生活空间;有序推进夜景灯光品质提升项目,塑造独具魅力的广州夜景城市IP……城市建设愈精细,城市品质愈精致,助力老城市彰显新风采、焕发新活力。
“动脉”畅通。交通,乃城市大动脉。交通路网越织越密,深中通道、南中高速等项目已通车,广州地铁七号线、广州首条地铁环线十一号线开通运营;推进重要道路、高架桥、跨江桥梁隧道等品质提升工作……广州践行“赛时为赛事,赛后为城市”的理念,既着眼畅行湾区看全运的需求,更立足长远惠民、推动持久发展。
幸福升级。大城办大赛,助力“家门口的幸福升级”。从市民出行乐享“快达慢游”到运动健身逐步实现“举步可就”,从“拆墙透绿”带来“小确幸”到“微改造”留住乡愁记忆……全运会如同助推器,驱动着城市品质与民生福祉齐头并进。
高水平的体育赛事,不仅会改变城市面貌,更将重塑城市气质与市民生活。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彰显一座城,幸福一座城。广州正以“绣花”般的精细推动每项工作稳扎稳打、每处细节精益求精,铺就通向精彩全运的锦绣大道。
四
全民全运,你我参与。
全运会是运动员竞技的赛场,也是普通大众享受体育、点燃激情、挥洒活力的舞台。如今漫步广州,地铁里、道路旁、商圈中、社区里,全运会主题口号、标语及景观随处可见。“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追梦大湾区,出彩人生路”的主题口号在城市街巷间流转,吉祥物“喜洋洋”和“乐融融”化作流动的风景……处处皆是、人人皆在“全运空间”。
线上热浪如潮。体育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网友们因为体育紧密互动。有的直呼“票难抢、求加场”,有的用“转赞评”表示支持,有的分享经验帖、观赛攻略……各个社交平台仿佛“长满了人”,海内外网友化身“自来水”,用如火的热情、以各自的方式,为城市代言、为全运会“打call”。
线下激情澎湃。“十五运·十五城”联动全国,让全运故事与广州魅力同频共振。此时此刻,在我们身边,邻里街坊、亲属朋友、同事同学,又有了专属全运会的身份印记——
参赛者。全运会重在一个“全”字,打造一场全民共享的“体育嘉年华”。体育爱好者满怀“我要上全运”的热情,有的在龙舟等群众赛事活动中挥汗如雨,有的在舞龙舞狮等展演项目中展现风姿。
“小海豚”。甘当赛场的“螺丝钉”,成为城市的“微笑名片”。广州1万多名“小海豚”志愿者精神昂扬、跃跃欲试,在各大场馆、赛事现场,有些已经上岗服务、化作有力保障,共同描绘着“志愿之城”的温暖图景。
“合伙人”。分享机遇、共创精彩。把握“全运机遇”,广州创新推出“城市合伙人”计划,向全球征集“奋斗共同体”。不少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选择广州、携手广州,合力为精彩全运“助攻”,共创共享全运机遇。
“保障员”。他们在各个领域、岗位一线躬耕细作、发光发热。为广州、为盛会,“搭建‘最优’网络,传播赛事精彩”“保障好每个灯头,让每一束光长亮”“全情投入交通保障”“筑牢供水‘安全网’”……这些声音,汇成最真挚、最有力、最动人的行动宣言。
“好观众”。响应“一起来,共精彩,更精彩”的号召。8月下旬的一项官方调查显示,逾九成市民表示将观看十五运会赛事。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主题活动精彩“上新”、再添一把“火”,把迎全运、看全运的期待值拉高拉满。
五
累土不辍,丘山崇成。
倒计时30天,正是咬紧牙关的时候,正是屏息聚力的时候,正是全力冲刺的时候。全市上下正发扬连续作战精神,以跑秒计时、压线冲刺的闯劲干劲,倾情倾力抓进度,精心精细提水平,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各项筹备工作。
更快——越到紧要关头,越要绷紧弦、拉满弓。各级各部门务必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拿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压茬推进,扎实推进赛事侧、场馆侧、开幕式侧、城市侧、宣传侧各项工作提速增效。
更拼——拼服务。餐饮住宿、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安全保障,每一个环节都关乎“体感”,务必用心用情把“广式服务”擦得更亮,精益求精将赛事服务保障做实做细。拼“赛事+”。打通从竞技到经济、从流量到留量的链路,实现赛事与“故事”、体育与科技的交融,将“赛时热度”变为发展“持久动力”。
更燃——全城全民动起来、燃起来、火起来。在重点区域、公共场所加密全运主题场景设置,浓墨重彩做好环境氛围营造;用好各级各类媒体平台,全方位讲好全运故事;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社会参与”,将全运精神的火种撒得更广、传得更远。
六
珠水奔腾,激情潮涌。
一朵朵跳跃的浪花,仿似呼唤与邀请,邀您同赴珠江畔,聆听湾区融合的澎湃、城市拔节的声音。
30天后,“十五运”主火炬将在广东奥体中心的会场点燃,历史将见证这场竞技激情与城市活力的盛大绽放,见证一场充满梦想和精彩、魅力与荣耀的湾区盛会。
“气脉雄如此,由来是广州。”在十五运会倒计时30天之际,我们怀揣一颗炽热之心,向全世界发出邀约:欢迎来湾区,一起“接好运”!
共迎盛会,一起倒数,共同期待!
相约广州,四海宾朋,不见不散!
(广州日报评论员练洪洋、张冬梅、夏振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