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撰文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婉琪
图片@视觉中国
满城迎盛会
燃情待开幕
“激情全运会 活力大湾区”——在广州,乘坐公交的街坊每到一站,就会听见这句播报,随着车辆前行飘进街景;街头的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憨态可掬,引得市民游客纷纷驻足合影;“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11月9日开幕”的标语随处可见,让人忍不住和身旁人念叨“盼了这么久的十五运会,可算要来了!”……
距离盛会开幕仅剩30天,广州,这座浸透着千年体育基因的城市,街头巷尾已被迎接十五运会的热情裹满。
翻开广州的体育史册,厚重底蕴扑面而来。在广州较场东路与较场西路之间,广东省人民体育场静静矗立,从前这里被称为“东较场”,被誉为“岭南体育文化的活化石”,历史更能追溯至唐武德元年的“阅武堂”。1400多年来,这里见证过武科举的庄重、军队校阅的威严,更开启中国现代体育运动之先河。作为近现代中西文化最早的交汇地之一,广州领风气之先,现代体育运动以不同的形式在这里登陆。1906年广东省第一届运动会在“东较场”开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按照奥林匹克竞赛规则举办的大型运动会,比清末举办的首届全国运动会还早了4年。从那时起,现代体育的种子便在广州深深扎根,茁壮成长。
自此,一代代运动健儿在广东这片体育热土上顽强拼搏,书写“敢为人先”的辉煌:新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陈镜开、第一个乒乓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容国团、第一个游泳世界纪录创造者戚烈云、第一个跳水世界冠军陈肖霞从这里走出;新中国第一个体育训练基地在二沙岛建立,至今已培育出超过200个世界冠军;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广州已有11位奥运冠军闪耀国际赛场。这些耀眼的成绩,不仅是广州的荣耀与骄傲,也让拼搏精神融入城市血脉中。
更难得的是,千年的体育基因早已浸润在广州人的日常生活里。无论在体育场馆、大小公园,还是在社区和街道角落,体育设施随处可见。男女老少在这里挥洒汗水,享受运动乐趣。醒狮、南拳、龙舟、足球、羽毛球、毽球等项目在广州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端午赛龙夺锦玩转每一条村,国际龙舟邀请赛的每一次鼓点都在延续着广州人对运动的热爱;街头巷尾,醒狮腾跃、南拳演练,一招一式之间彰显着中华传统武术的魅力;冬日的广州马拉松,数万名跑者如万马奔腾,成为“花城”最动人的风景。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新兴运动场馆深入商圈,滑板、街舞、攀岩、滑雪、冲浪、皮划艇等“潮玩项目”吸引年轻人加入,让广州的体育活力愈发多元。作为国家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城市,广州市体育产业总产出已连续三年超过2000亿元。2024年广州全市体育消费总规模达631.25亿元,人均消费3345.51元。
体育,从来都不只是广州的基因,更是这座城市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六运会助力天河崛起、九运会带动城市东进、亚运会焕彩广州的国际形象,广州的体育故事,始终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如今,跟随十五运会的脚步,广州再次抓住机遇。承载着城市记忆的体育场馆进行绿色、低碳、智慧升级,无障碍设施的完善让更多人能共享运动快乐;体育赛事活动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体育嘉年华、体育消费季、全民健身活动轮番上演,让“十五运会”这个热词深入民心,一个更宜居、更活力、更温暖的广州正呈现在世人面前。
倒计时30天,意味着十五运会的各项筹备工作进入关键冲刺阶段。广州,和粤港澳所有赛区一样,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对盛会的期盼,都在翘首以待十五运会的盛大开幕,期待赛场上的哨声和欢呼声响起,期待这场属于全民的体育盛宴。
十五运会“知多D”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25年11月9日开幕,2025年11月21日闭幕。
作为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的全国性综合运动会,十五运会开创性地实现开幕式在广州、闭幕式在深圳、赛事覆盖粤港澳三地的协同布局,这是首次多地联合举办全运会,也是全运会首次走进香港、澳门。
按照“广东为主、港澳优先”的原则,十五运会综合考虑城市特色和项目优势,把比赛项目分布在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19个城市,例如将击剑、场地自行车等香港优势项目布局在香港,将乒乓球、女子排球等热门项目布局在澳门。而将载入中国体育史册、联结粤港澳三地的2个跨境项目:跨粤港澳(珠海—香港—澳门)的公路自行车男子个人赛,将在11月8日举行;跨粤港(深圳—香港)的马拉松赛,将在11月15日举行。
十五运会比赛项目分为竞体比赛和群众赛事活动,其中在开幕式前完成的比赛为“提前赛”,还有部分比赛在开幕式前已开赛,但会一直持续到开幕式后,例如大家非常关注的跳水、足球等。
竞体比赛项目预计有1.5万余名运动员参加决赛,设34个大项419个小项,其中57个小项在开幕式前完成。群众赛事活动预计约有1.1万名运动员参加决赛,设23个大项166个小项,其中148个小项在开幕式前完成。群众赛事活动自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开始设置,将“全民全运、全运惠民”的理念落到实处。十五运会群众赛事活动设定向、足球、龙舟、篮球、中国式摔跤、沙滩足球、毽球、气排球、门球、象棋、广播体操、模型、国际象棋、太极拳、轮滑、健身气功、围棋、羽毛球、桥牌等项目,香港承办保龄球项目,澳门则承办空手道项目,其他由广东省承办,其中舞龙舞狮、网球、三人篮球共18个小项将在十五运会开幕式后举行。
十五运会“进行时”
开幕式倒计时30天之际,十五运会竞体项目已结束了21个小项的比赛,竞体首金出自 U16女足项目,由上海队夺得。十五运会群众赛事活动则结束了98个小项的比赛,群众项目首金出自定向项目,由广东队在男子定向接力赛中夺得。
截至10月9日,广东代表团在十五运会竞体项目中总共获得5金2银2铜,金牌分别来自体操青年组(3金)和跆拳道(2金)的比赛,广东体操小花柯沁沁成为十五运会首位“三金王”。在十五运会的群众赛事活动中,广东代表团在比赛类项目中总共获得了26金4银6铜,金牌分别来自定向(4金)、龙舟(6金)、毽球(6金)、足球(6金)、篮球(3金)、国际象棋(1金),此外在展演类项目上则获得了2个一等奖和3个二等奖,一等奖均来自太极拳项目。
购票指引
十五运会赛事门票,将根据竞赛安排分阶段、分批次释放,按开赛时间顺序上架销售。
为了方便公众购票,组委会开通了五类购票渠道:一是官方票务网站,二是官方票务小程序,三是线上代售渠道,四是线下代售渠道,五是场馆售票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