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广府婚礼现场,气氛好好!好喜气好鬼马!”“探索粤剧的无限可能性,原来粤剧互动还能这么玩!既有新的元素,又有传统内容,带我进入了一个沉浸互动的花好月圆场景。” “来广州文化馆游览参观,顺便观演,全程沉浸式体验粤剧魅力,解锁了国庆广州文旅体验的新玩法!”10月2日—8日,广州首部沉浸互动轻粤剧《公主驾到!》在广州市文化馆·曲艺园限时上演,引发观众好评如潮。据悉,后期该剧每逢节假日及周末在同一地点安排限时驻演。
《公主驾到!》在粤剧创新、文旅融合方面的探索,亦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公主驾到!》是一次很好的尝试,打开了粤剧传承创新的一个新思路。”广东粤剧促进会会长、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倪惠英说,“该剧是一次文旅融合的新探索,为提升广州的城市文化影响力、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演艺中心贡献了力量。”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素芹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泽彬
演出引发好评如潮 探索无限可能,原来粤剧还能这么玩
《公主驾到!》由广州市演出电影有限公司、广州粤剧院联合出品,获得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及广州市文化馆的大力支持,并由湾区策动(广州)影业投资有限公司、TGShow大娱乐家精心打造。来自传统戏剧、舞台艺术、电影电视等不同领域的年轻人“脑洞大开”,进行了一次极度创新的尝试。
《公主驾到!》以经典粤剧《刁蛮公主戆驸马》为灵感。新婚夜因跪迎之礼互不相让,驸马动用黄金锏反制,凤霞公主气道“我唔嫁了!”于是,升平公主、昭君公主、长平公主、八宝公主这几位分别来自《醉打金枝》《昭君出塞》《帝女花》《八宝公主与狄青》等经典粤剧中的公主跨时空相聚,从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情感经验出发帮助凤霞公主排解“婚前焦虑”,最终“花好月圆”……
《公主驾到!》创新性地引进“沉浸式互动体验”与“盲盒式观演模式”。走进美轮美奂的广州市文化馆,来到古色古香的曲艺园,仿佛进入了一个广府婚礼的现场。观众是来喝喜酒的——进门递红包、写祝福语……一来到现场,就是戏中人。
“金枝席”观众还会先拿到一张身份信息卡,可能是匈奴部落的首领,也可能是丝绸之路的商人,随机进入一位公主的“闺房”和她聊天、互动。观众小丁和朋友进入了凤霞公主的房间,“好好玩!我们成了凤霞公主的‘皇妹’,还帮她挑了婚礼用的钗子。凤霞公主生动可爱,宣读了‘公主令’,我没反应过来还被她逗了一下。总之对这位‘刁蛮公主’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提前进入了剧情。”
婚礼就要开始了!“金枝席”观众移步到婚礼主会场,添福和喜燕两个角色已经在招待“玉叶席”的观众……这场沉浸互动轻粤剧的欢乐旅程继续。
舞台主视觉是一个巨大的广府非遗木艺灯笼,从布景到细节,都透露着广府婚嫁文化特色,观众全员成为公主婚礼的座上宾,和演员零距离互动;婚礼进行中,某个公主的“闺房”的门会突然打开,推动剧情;演员多次利用广府俗语与岭南歌谣调动观众情绪;沉浸互动中,非遗粤剧与现代爱情理念的碰撞闪现无数火花……
“让人耳目一新的体验!”观众何先生表示,“原来粤剧还能这么玩!第一次超近距离观看粤剧,化身公主婚礼的‘吃瓜’群众,全程沉浸互动参与!演员妆造很美,眼睛会说话。”
“体验感满满,我妈饮到公主新抱茶——富贵又荣华,我接到花球——幸福满满,盆满钵满。”一位带着母亲前来观演的女士如此表示。
大学生小林和同学本来是来“打卡”广州市文化馆的,得知《公主驾到!》在曲艺园演出,便来观演。“我们听不太懂粤语,不过现场有字幕。剧情逻辑清晰,环环相扣,人物性格刻画鲜明,很快就明白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在广州上大学,在文化馆邂逅粤剧,也是一种缘分。”
一次大胆的尝试 打开了粤剧传承创新的一个新思路
《公主驾到!》保留了传统粤剧的唱腔、程式以及经典曲牌,同时融入现代编曲手法,既有传统味道,也有新潮话题。
“《公主驾到!》是粤剧一次大胆的创新、很好的尝试,打开了粤剧传承创新的一个新思路。这个文旅结合的作品,对粤剧也是一次很好的传播。”观看《公主驾到!》之后,广东粤剧促进会会长、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倪惠英如此表示,“这种沉浸式的演出,观众积极参与、体验的同时,能更加近距离地感受到粤剧的魅力。”
倪惠英说:“演员的表演也可圈可点,因为粤剧演员平常都是在舞台上演出,在《公主驾到!》中,则是跟观众近距离地直接互动,这是很考验演员的。但是我们的年轻演员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进行训练调整,就能呈现出松弛、投入的表演,观众看得也很开心,是挺好的一次尝试。”据悉,《公主驾到!》演员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5岁,他们的演绎,展现了粤剧的青春活力与传统底蕴。
《公主驾到!》突破了目前传统粤剧舞台的边界。回顾粤剧数百年的发展历程,其本身就是一部不断吸收、融合、创新的历史。
来自演出行业的90后小文梳理了《公主驾到!》跨越时空的创作脉络——《公主驾到!》的创作蓝本《刁蛮公主戆驸马》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展现了粤剧人的国际视野,该剧改编自莎士比亚的《驯悍记》,经由粤剧宗师马师曾改编、红线女演绎,成为“马、红流派”的代表作。2004年,《刁蛮公主戆驸马》被改编为全球首部粤剧动画电影,79岁的红线女担任导演并为女主角配音演唱。形式随时代而变,不变的是粤剧人始终如一的创新自觉与锐意求变。
“《公主驾到!》正是粤剧创新精神的当代体现。作品在三个维度实现了突破:空间上,巧妙利用广州市文化馆曲艺园的仿古建筑,将包厢化为公主闺房,戏台变身婚宴现场,打破了观演界限;表演上,演员穿梭于观众之间,将观众视为‘亲戚朋友’,以真诚对话构建情感共同体;主旨上,作品超越原作,通过塑造各具特色的公主‘闺蜜团’群像,构建了一个彰显现代意识的女性话语空间,让‘她力量’在古典语境中自然生发。”小文如此表示,“《公主驾到!》不仅延续了一段跨越近百年的艺术创新史,更完成了一次从西方经典到岭南戏曲、从传统舞台到沉浸体验的转化。”
“以现代视角重述经典作品。《公主驾到!》借助《刁蛮公主戆驸马》中传统的人物形象重述当代婚姻和两性关系。四位公主组成的‘闺蜜团’周游于凤霞公主和驸马孟飞雄之间,用传统智慧为一对新人牵线搭桥、重建信任。这种设计不仅满足了现代大众的参与心理,更回应了当代婚恋中的重要命题,体现了创作者的时代眼光。”关注文旅产业的小谢如此表示。
文旅融合“小而美” 有望成为广州的一张文旅新名片
从唱响四海的羊城粤剧节,到基层热闹的“春班”“秋班”演出,再到充满烟火气的街巷“私伙局”,粤剧始终活跃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展现出强大而鲜活的生命力。“粤剧并非高高在上、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而是可触、可感、可亲、可近的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粤剧院董事长林凯彬如此表示。
这一次,《公主驾到!》以“破壁多次元”“剧好玩盲盒”“广州必打卡”为核心定位,结合广州市文化馆的场地特质,融入广府婚俗文化、广府文化主题灯谜等元素,让观众在自然互动中感受岭南风情,实现了在地文化与公共文化空间的深度联动。
关注文旅产业的小谢亦敏锐地看到了《公主驾到!》的商业潜力。“全剧演员控制在8人左右,取消了现场乐队,控制了演出成本,使剧目轻巧灵活,能够向多种场景植入。这样的戏剧作品尤其适用于大型主题游乐园或文旅园区,既能通过剧中人物外出巡游拉拢人气,又能够快速适应各类园区复杂的舞台和场馆条件,其主题也充分切合游乐园或文旅园区的受众口味,具备相当的商业潜力。”
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副院长、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罗丽认为,文旅演艺行业正从过去“重投资、大制作”的模式转向“重运营、轻投入”的精细化发展。《公主驾到!》这类依托现有公共文化空间(广州市文化馆)和演艺团体(广州粤剧院)、聚焦互动体验的“小而美”项目,能更好地适应市场。
《公主驾到!》打造了年轻人喜爱的“粤剧公主宇宙”。文旅剧新生代消费者崛起,他们希望从单一的“文化欣赏”转向“深度体验”与“情感共鸣”。《公主驾到!》将传统粤剧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同时构建沉浸式互动体验,满足了观众的需求。
“具备清晰IP内核、创新体验模式和高效运营能力的文旅剧项目才能脱颖而出。《公主驾到!》将传统粤剧从剧场延伸至文旅演艺领域,有望成为广州的一张文旅新名片,促进广州文旅演艺市场的发展。”罗丽如此表示。
在《公主驾到!》的“多元宇宙”中,每一次互动都是岭南文化记忆的唤醒,每一场演出都是传统与现代的对话。“现场,我很高兴看到很多年轻观众非常投入,通过轻松、开放、亲切的沉浸互动方式,《公主驾到!》让粤剧更加贴近当下的生活。相信该剧能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剧场接触粤剧、了解粤剧,最终爱上粤剧。”倪惠英说,“《公主驾到!》是一次文旅融合新探索,为提升广州的城市文化影响力、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演艺中心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