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蒋幸端 通讯员陈嘉欣、陈嘉莉
中秋月渐圆,莞邑大地的节日氛围日渐浓厚。在石龙镇,带着“竹篾香”的传统灯笼陆续上市,节庆的喜庆被“点亮”。
近日,石龙镇中山路这条百年老街也悄然换上“中秋盛装”,处处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氛围。沿街商铺门前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应节灯笼。
2024年,“石龙花灯制作技艺”成功获评镇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代表性传承人刘苏虾(虾叔)近30年来一直在中山路上经营的石龙花灯店,也早早挂上了石龙市民熟悉的“阿婆灯笼”和现在小朋友喜欢的各式卡通灯笼。
传统“阿婆灯笼”火爆
今年虾叔更是倾注心思,精心制作“地球灯笼”与“滚球灯笼”,成为该店的中秋限定款。
“这两款灯笼工序多,我一个人忙不过来,大概只能做几十到一百个。”虾叔介绍,这两款灯笼均延续了传统手工技法:“地球灯笼”以细密竹篾扎成球形骨架,外层裱糊上薄如蝉翼的彩纸,当内置小灯泡点亮时,温柔光晕便在球体间流转,灵动又讨喜;“滚球灯笼”则在造型上颇具巧思,既保留了传统灯笼的雅致,又暗含对“团圆”的美好寓意,成为中秋时节街坊们争相选购的热门单品。
除了“限定款”,虾叔店里的传统“阿婆灯笼”依旧是中秋“爆款”。“每年农历八月初一至十五,‘阿婆灯笼’是最畅销的,预计能够卖出六七千个。”他说,不仅石龙街坊爱买,茶山、石排、企石等周边镇街,甚至邻近惠州市的市民,也会特意来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