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广州的优秀教师”专题
兴教之路,师者为基。广州教育今日之硕果,正是无数优秀教师以初心深耕、用奉献浇灌而来。9月5日,2025感动广州优秀教师宣传活动举行,揭开了教师节宣传活动的序幕,10名荣获2025年“感动广州的优秀教师”称号教师的故事让现场和观看线上直播的观众感动。今天是第41个教师节,让我们重温10位优秀老师的事迹,感受他们的师者仁心与育人答卷。
文/魏丽娜 图/陈忧子
马民 暨南大学
他践行“经师”“人师”“仁医”“仁术”融合理念。作为主任医师,他年均接诊疑难重症患者2000余人次,2023年10月广州至悉尼国际航班上,以穴位疗法救治突发不适的印度乘客,避免航班备降,事迹获10余家境内外媒体报道。赴欧洲、澳大利亚出差时,他常放弃休息为华侨华人和当地民众义诊,在克罗地亚里耶卡大学讲授“中医智慧与养生保健”,传播中医文化。
在教育领域,他创新“一轴两翼三体系”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近五年培养各类人才1100余人,包括港澳台侨生710人,不少学生成为海外中医骨干。他还创新构建以质量监测指标评价体系、数学模型和智能化监测系统为支撑的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测评价新机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温福军 广州职业技术大学
他跨越3000公里赴甘肃张掖培黎职业学院支教。他以“党员+专业带头人”的担当启程。初到张掖,干燥气候引发鼻腔出血、失眠,他默默克服,每日提前一小时到校备课。针对培黎学院汽车专业短板,他三个月走访12家车企,形成《汽车类专业群与区域产业对接方案》,6次推翻课程方案,融入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等前沿内容,建设3门“理论+虚拟仿真+实操”精品课程。他为学生送羽绒服,中秋邀留守学生一起过节。一年间,推动学院首获省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学生首夺挑战杯金奖,92%获“1+X”证书的学生被车企预定。
马丽 广州市启聪学校
她深耕特殊教育多年,牵头完成历时10年的新校建设,将新校园建成听障孩子的“温暖家园”。她提出“以美启聪,融合同美”理念,2017年推动学校加入广州实验教育集团,招收普通学生开展健聋融合教育,获广东省特殊教育示范学校称号。她打造“融合同美”德育品牌,学生白云鹤考入美国加劳德特大学,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并回到加劳德特大学任职,学生姚蕴仪获评“广东好人”;她增设烘焙、宠物护理等8个职训课程,引入12家企业合作。作为市特殊教育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她构建“三同和美”校家社协同模式,为52名有需要的听障学生争取总价值104万元的助听器,让特殊孩子“除了听,什么都能做”。
董俊 广州市执信中学
29年坚守“文化传承”初心,她独创“沉浸式美学课堂”,身着国风汉服授课,将课堂扩展到户外校园;她赴法国为奥运会上中国健儿呐喊加油,身着汉服向外国友人展示中华文化,归来后她在升旗仪式上深情呼吁:“我们要拥抱世界,更要坚守中华文化的根脉。”她任语文科副科组长24年,构建“课程—活动—教研”三位一体传统文化育人体系,开发校本课程,打造中秋汉服游园会等品牌活动,实现经典文本的时代转化。在她的引领推动下,科组近五年14项传统文化课题立项,团队屡获各级奖项。在董俊眼中,“好老师也可以是好学生培养出来的”,她对好学生的定义,是品行好、素质好、真诚勇敢、温暖有趣,学生们的美好让她不断要求自己更努力地成为一个真正能够陪伴学生们成长的好老师。她说自己人生最美的勋章是与历届孩子相处的时刻。
张建辉 广州市城市建设职业学校
与新疆结缘11年,2023年他以市教育局第二批“组团式”援疆支教团团长身份,带领40名教师赴疏附支教。他克服干燥不适,梳理当地教育制度,制定提升方案,化解支教教师思想波动。他推动成立支教团临时党支部,组织参观喀什百年馆、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支教团获“先进基层党组织”“最美援疆教育工作组”称号。教学帮扶中,他开展示范课335节、专题讲座471次,结对帮扶教师130名,81名徒弟获地区级以上奖项;他挂职疏附县中职校校长期间,引入广州管理模式,助学校高职高考上线率大幅提高,推动学生首获自治区技能大赛第三名、跻身全国乡村振兴大赛。
周威利 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育华小学
13年扎根乡村,她每天踏露到校、披星而归。她深耕乡村思政课堂,带学生到狮岭皮具厂、农会革命旧址研学,红色育人案例获得省中小学三科统编教材“铸魂工程”专项优质成果奖;她不仅获广州市青年教师能力大赛道德与法治学科一等奖,还入选教育部教师工作司2023年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珠三角近年唯一入选者)。她引领教师团队成长为广州市优秀思政教研团队,助力学校获评“广州市红色教育示范校”等多项荣誉。
万博 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
23年坚守普通学校,任22年半高中班主任,所带十届高三班高考成绩优异,培养出全年级仅有的两名语文130分以上尖子生,学生考入中山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名校。她独创的“爱心、慧心、细心、韧心、常心、化心”“六心”模式,转化沉迷游戏的学生小包。她以“一起成为最好的彼此”合约引导,让小包带队获科技节造纸船比赛冠军,最终小包考入暨南大学。她的语文课用流行歌词切入,组织亲子跑活动;她不仅培养了117名省市名优班主任,还著有《万博老师带班宝典》。
黄武 广州市技师学院
2025年4月校园救援中,他跪地为心脏骤停的园林工人实施心肺复苏,指挥取用AED设备,赢得“黄金四分钟”。作为职教教师,他用“6S标准”管理班级,设心理委员帮扶单亲学生,助“后进生”钟同学逆袭为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他带领学生获广东省宠物技能大赛亚军,自创“心理疏导五步法”。教学改革中,他参与开发《宠物临床诊疗》精品课程,筹建现代农艺技术专业,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广东省宠物技能竞赛二等奖等荣誉。
沈明 广州市育才中学
她是拥有34年教龄、33年党龄的英语特级教师,有着20多年班主任经验,2024年踏上援疆之路。她创新推出“四互雁阵·强弱同翔”合作学习模式,助力疏附县高中546名学生首次参加“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会”,实现零的突破;成立疏附县首批“双融双创”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工作坊,带动全县教师产出41节优质课例。她用拥抱鼓励一名情绪低落的女孩,用陪伴点亮一位英语仅17分孩子的希望;她跨越三十年温暖两代学生的青春。“耕耘不辍,必有繁花;播种不息,终闻回响。”她用生命影响生命,让微光汇成星河,把爱与智慧播撒在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上。
林海健 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实践基地
1998年,他放弃分配市一级学校任教机会,赴城乡接合部薄弱学校,自费设图书角、资助有需要的学生,助学生保送省一级中学。2006年起,他打造“体验式”校外教育课程,构建“飞鹰展翅争章”课程。2024年,他成为广州市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开发9个体验式课程,录制2个市级教学视频,收视率过百万;他还搭建“一老一小一家一社”教育网络架构,将12所转公办幼儿园打造成市级健康幼儿园、示范园,推动海珠电大转型为全龄段开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