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佛山市禅城区召开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庆祝2025年教师节大会,表扬一批推进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全面回顾近年来教育发展成果,谋划解锁未来三年禅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密码。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冯嘉敏 通讯员禅教宣
禅城教育交出亮眼答卷
为全面彰显禅城教师队伍的使命担当,团结凝聚广大教师弘扬教育家精神,持续擦亮“学在禅城”教育品牌,禅城对推进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给予通报表扬。
大会现场,禅城区副区长梁锦棠回顾总结了近三年禅城教育交出的亮眼答卷。在今年高考中,禅城取得历史性突破,高考成绩实现“四连增”,超九成考生考上本科,成绩位列全省前列,稳居全市第一。
近三年,禅城走出了一条具有岭南文化特色、中心城区特质的现代化教育发展路径。
在改革创新方面,禅城试行“一级办学、区镇协同”体制,在多个领域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教育改革的典范。
在民生保障方面,禅城新增公办学位超3万个,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入读率达95.1%,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占比(分别为56%、86%)均居全市首位。
在师资队伍方面,全区高中新聘教师研究生学历超85%,“双一流”学校毕业生占75%。近两年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通过率均达100%,正高和副高级教师评审通过率位居五区第一。
在提升育人质量方面,禅城深入推进“五一”特质培养,实施“以体强心”“经典育心”“家校润心”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行动,特别是“以体强心”行动从禅城实践转化为全国样本,禅城学子综合素养位居全市前列,频频在全国、全省各类评比、竞赛中摘金夺银。
展望:未来三年将实施“1345”行动计划
禅城区委书记严冰充分肯定近年来禅城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新成效。她表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禅城教育的品牌越来越“靓”、越来越为人知、越来越被认可。
严冰强调,要以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为主线,深化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聚焦师魂、师能、师风锻造“教育铁军”,跳出禅城、跳出佛山、跳出广东来谋教育、办教育,实现从“量的赶超”向“质的跃升”转变;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抓手,通过“五育融合”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厚植沃土让更多具有特殊禀赋的“种子选手”脱颖而出、精准滴灌让更多好苗子长成参天大树,实现从“统一培养”向“多元成长”转变;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突破口,聚焦“主责主业”开展学校评价,聚焦“业绩贡献”开展教师评价,聚焦“成人成才”开展学生评价,实现从“分数导向”向“全面发展”转变;以新型数字化建设为引领,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实现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模式”转变。
根据《禅城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未来三年,禅城将通过实施“1345”行动计划,系统推进禅城教育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
其中,“1”是指“走在前列”这一总体目标,“3”是指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4”是指实现“四大转变”,“5”是指实施立德树人培根铸魂行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学生多元成长深化行动、教育铁军能力提升行动、教育服务区域发展行动。
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中,禅城将扩大优质学位供给,重点加大高中学位建设,推进三龙湾高级中学、市实验学校扩建等重点项目,建成后可新增公办高中学位超5500个。分段分批统筹推进中小学、幼儿园新改扩建,新增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公办学位8000个,缓解学位紧张问题。
在学生多元成长深化行动中,禅城将加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以区拔创研究中心和少年科学院为龙头,实施“沃土计划”“育苗计划”“脱颖计划”,健全小初高一体化培养体系,与顶尖高校合作,培养国家战略后备人才。
在教育铁军能力提升行动中,禅城将培养“家门口”的好教师,推进“区管校聘”,实现师资优质均衡配置,三年引进1100名教师,高学历人才超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