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SZA7版:深圳新闻

2025深圳通用人工智能大会意向签约超37亿元

“共享厨房”现做热饭,AI企业各展身手

阮元元

本文字数:1547

  人形机器人产品被观众围观。

  形似快递柜的一站式“共享厨房”万得厨共享站被观众围观。

  能做饭并根据健康状况定制食谱的AI烹饪智能体。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阮元元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阮元元、轩慧

  日前,为期三天的2025 AGIC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暨产业博览会在深圳收官。现场,人形机器人灵活取物、VR眼镜虚拟教学、快递柜式“共享厨房”现做热饭,各类AI新品让观众直呼“科技就在身边”。

  本次大会以“模驱具身・智启未来”为主题,由多部门联合指导、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主办,不仅促成超37亿元意向签约、2000余件新品全球首发,更让AI赋能的新经济形态落地,推动智能科技走进千家万户。

  大会全景:高规格交流促产业升温

  作为通用AI领域的重要盛会,本次大会以8万平方米展区为核心,划分通用AI、智能传感、AI+场景、智能终端四大主题馆,1001家品牌企业携2000余项前沿技术与展品参展,其中深圳以外企业423家,占比为42.3%。

  记者现场看到,展区内各类AI产品亮点纷呈:通用AI展馆里,银色人形机器人流畅完成“取物—拧盖—倒水”动作,指尖传感器精准避障,引得海外买家举机录像;AI玩具区,买家手持一款互动AI绘本机器人,与工作人员互留联系方式洽谈合作;“AI未来城”体验区人头攒动,观众戴VR眼镜体验虚拟教学、围观AI实时解析医疗影像,工作人员用多语言答疑,讲解器几乎不停歇。

  除了实物展示,大会还搭建了高端交流平台:15位国内外院士、500多位产业领袖参会,43场高水平平行论坛,为参会人士打造了“知识充电站”,为通用AI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现场焦点:共享厨房很“吸睛”

  在众多参展创新成果中,深圳万德厨公司全球首发的YINGZI OS组织体操作系统及针对家庭和社会场景的“烹饪智能体+共享站”双场景方案,凭借对“吃”这一民生需求的精准切入,成为展会焦点。尤其是外形酷似快递柜的一站式“共享厨房”万得厨共享站,更是为人工智能赋能民生场景提供了全新思路。

  深圳万德厨科技运营总监王宁对本报记者介绍,双场景方案围绕“吃”进行全链路设计:家庭场景中,烹饪智能体实现秒级识别食材,通过识别匹配烹饪方案,切配好的食材放入即可完成煎、炒、蒸、煮(除油炸)。识别技术从“图片识别”已经升级为“图像识别”,通过食材本身特征判断菜品,如通过牛肉、辣椒、香菜等食材识别“小炒黄牛肉”,精度更高。烹饪智能体收录的菜品覆盖中西方菜系,匹配成功率达96%。同时,该设备还能打通健康饮食闭环,上传体检报告或扫脸即可定制专属食谱。下一步,万德厨将对接第三方平台实现净菜一键到家,目前功能正在筹备中。

  针对公共社会场景,万德厨推出“共享厨房”,也就是万得厨共享站,王宁将其定义为“城市膳食微电站”。据介绍,用户在写字楼、景区打开APP,可从120种饭菜中选品并预约取餐,速冻食品3分钟能够做熟,凭取餐码即可取热饭。

  目前,共享站设备计划11月率先投放在广州、深圳的写字楼及景区。食材由工厂切配成便当盒,后续将打通第三方平台与商超,提升供应链效率。

  创新支撑:湾区协同加速产品落地

  万德厨双场景方案能快速推进,离不开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优势。王宁坦言:“只有在大湾区有这样的供应链能力,能支撑我们做这样的产品。”他介绍,公司产品的推出采用典型“湾区分工”模式:硬件研发放在深圳,依托当地成熟硬件产业;部分软件研发和全部算法研发在广州,借助前沿AI技术;生产环节由佛山代工,利用其领先成熟的家电制造能力。

  这种分工让产品迭代效率大幅提升:从去年8月发布初代烹饪智能体,到今年7月其迭代至4.0版本,再到11月“共享站”模式即将落地,其家庭和社会双场景的产品在短短一年多实现了快速迭代突破。

  王宁表示,“深圳研发+广州算法+佛山生产”的协同效应,不仅缩短研发到生产的链路,还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这是大湾区赋予企业的独特优势,也为高科技企业以AI技术赋能民生领域提供了可参考的创新样本。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深圳新闻 SZA7“共享厨房”现做热饭,AI企业各展身手 阮元元2025-09-02 2 2025年09月0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