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卢政 通讯员钟明珠)近日,中山市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传来重磅消息:总额突破1万亿元。自2009年我国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中山作为首批试点城市,16年间实现了从零到万亿的历史性跨越,年复合增长率接近80%。
目前,中山企业与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范围早已从最初的港澳地区,辐射至“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乃至全球市场。
截至2025年7月末,中山市累计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10036.34亿元,稳居广东省(不含深圳)第六位。其中,贸易项下和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6268.10亿元,占同期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额的62.45%,有效发挥跨境人民币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作用。
数字证明,跨境人民币业务在中山绝非虚功,已深度嵌入家电、灯具、五金等本土优势产业的国际贸易链条中,有效助力了“中山制造”畅行全球。
“跨境理财通”自2021年试点以来,为湾区居民拓宽了跨境投资渠道。2024年“2.0版”升级,中山迅速响应,截至今年7月末,相关收付金额合计37.35亿元,居全省第五。2024年,港澳居民购房人民币结算支付便利化试点在中山落地,为港澳同胞在中山安居乐业提供了极大便利,结算金额达7.09亿元。2025年6月,“跨境支付通”上线,中山同步落地首批业务,实现两地居民支付“零等待”,业务落地以来,“跨境支付通”收付金额5099万元,居全省第四位。此外,通过推广跨境人民币资产转让等资本市场业务,中山为企业引入了266.20亿元的低成本资金,金额居全省第五位,有效利用了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