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评论

“相亲鉴定”鉴不出幸福

张玉胜

本文字数:815

  如今,一些社交平台上出现标注“相亲鉴定师”的直播间。这些主播以“婚恋军师”自居,分析前来相亲对象的条件、评估用户的“婚恋竞争力”,受到不少网友追捧。(8月26日《中国青年报》)

  解读“相亲鉴定”,我们不妨先看这一幕荒诞场景:主播连麦粉丝后,把对方的年龄、职业、收入、家庭背景等信息一一列出,然后再套用“爱情公式”分析其“优势”与“短板”。以一位跆拳道健身教练为例,主播根据其“高183厘米”“月工资1万—3万”“孝顺”“经常喝醉”等自述,依照“身高去皮”“收入取低”等爱情公式得出结论:身高180,工资一万元,是个“妈宝”、有家暴倾向,呼吁姐妹们遇到赶紧跑!

  由此不难看出,“相亲鉴定”所依据的公式与法则不仅机械、刻板、失之偏颇,由此及彼的推理更是胡诌、不靠谱甚至荒唐可笑。细品这些荒谬公式,其背后逻辑就是对求偶征婚者所提供信息的“不信任”,疑有虚高、夸大之嫌;“孝顺”就等于“妈宝”,面对婆媳争执时定会偏向自己妈;沾酒就醉,醉必“家暴”。这是什么逻辑!将婚恋匹配简化为可计算的数字游戏,不仅是对人类情感的物化,其婚恋观更是粗暴得可怕。

  男女相亲本当为相互找到感觉、真爱与缘分,但缘何还要“鉴定”?部分年轻人为求在婚恋中追求一份“确定感”,减少和规避因草率选错对象而造成的情感与时间损失——这份慎重固然可理解,但过度在意或依赖外人评价,不仅有违“我的爱情我做主”的婚姻本质,更极易扰乱本心甚至会产生误导、误判和误事。有经历者坦言:“与其花钱让别人‘鉴定’幸福,不如相信自己感知幸福的能力。毕竟,只有牢牢握在自己手中的缘分,才是最真实、最触手可及的幸福。”

  与文无定法同理,爱情与婚姻既无可量化的“条件”,更无可套用的“公式”。破解困局需回归情感本质。婚恋调查显示,当代青年更看重“三观契合”与“共同成长”。这提示我们,真正的婚恋匹配不应是机械的零件拼装,而是两个独立人格的精神共振。“婚恋咨询”可以有,但自主权却不容旁落,更不能拱手让人。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评论 A9“相亲鉴定”鉴不出幸福 张玉胜2025-08-27 2 2025年08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