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广州文明导报

以歌养德 以乐化人

花都乡村童声合唱团奏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乐章

崔小远

本文字数:1355

  太阳照照童声合唱团 主办方供图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文/信息时报记者崔小远

  8月20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文联、全国少工委共同举办的“童声里的中国”全国少年儿童歌咏活动在浙江宁波集中展演。

  来自广州市花都区塱头古村的太阳照照童声合唱团,作为广东省的唯一代表,惊艳亮相本次展演现场。孩子们以清澈纯净的天籁之音,展现了广州少年昂扬的精神风貌,也为全国观众送上了来自岭南的美好祝愿。这支成立仅一年的乡村合唱团,不仅用音乐传递着美好,更探索出一条以艺术教育滋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路径。

  音乐课堂藏着德育密码

  传统文化浸润少年心田

  走进太阳照照童声合唱团的排练厅,孩子们的第一件事不是直接开嗓唱歌,而是整理衣冠、调整站姿、向老师问好。这些看似简单的细节,却是合唱团德育培养的重要一环。

  “合唱不仅是声音的艺术,更是行为的艺术。将礼仪教育藏在细节里,培养对艺术的敬畏之心。”合唱团常任指挥张沛贤老师介绍,在排练中,老师们会特别强调纪律性、专注力和尊重意识,比如乐谱必须整齐收纳,排练时不能随意说话,演唱时要学会倾听他人的声音。这些要求让孩子们逐渐养成自律、专注、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在太阳照照合唱团的曲目单上,粤语童谣《落雨大》是最受欢迎的歌曲之一。排练时,孩子们不仅学习演唱技巧,还会模仿雨滴声和摇橹的节奏,感受广府“水文化”的韵味。

  “我们不只是教孩子唱歌,更希望他们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张沛贤介绍,在教唱《落雨大》时,老师会讲述疍家渔歌的历史,带孩子们观察古村的青石板路和雨后的水痕,让他们在音乐中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

  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体验传统文化,合唱团还组织了农耕实践活动。孩子们戴上草帽,在“种太阳农场”里摘菜、松土,亲身体验“耕读传家”的含义。“当他们真正流了汗,才能唱出土地的情感。”张沛贤说。这种沉浸式的文化教育,让音乐不再是冰冷的音符,而成为孩子们对家乡、对传统的鲜活记忆。

  以歌励志培育团结品质

  艺术教育重塑精神面貌

  合唱艺术特有的协作性,更成为培养团队精神的天然课堂。在这里,孩子们学会倾听其他声部的声音,理解“合唱没有我,只有我们”的真谛。张沛贤回忆,最初孩子们各唱各的,现在会主动帮助落后的同学,互相提醒音准,“这种相互尊重的合作演唱,比任何说教都更能让孩子理解团结的意义”。

  被艺术熏陶,孩子们的身上发生了令人惊喜的变化:从最初的怯场发抖到如今自信地挺直腰板、从乐谱随意丢放到现在精心整理、从只顾自己演唱到主动帮助同伴……这些点滴进步,折射出艺术教育对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深刻影响。

  江伟恒同学的家长赖女士感慨道:“孩子变得开朗、自信、懂合作,这是最让我们欣慰的。”更令人惊喜的是,合唱团带动了整个家庭的文化参与,许多家长从旁观者变成了乡村文化活动的积极支持者。邓子艾同学的家长邓先生表示,孩子的艺术热情感染了全家人,“我们开始用新的眼光发现乡村的美丽与传统”。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太阳照照童声合唱团的实践表明,艺术教育可以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通过音乐,孩子们学会了礼仪、自信、合作,感受美、传递善、践行真,更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建立起对家乡的认同与热爱。合唱团这种以文化人、以美育德的探索,不仅为乡村孩子打开了艺术之窗,更为新时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生动样本。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广州文明导报 A8花都乡村童声合唱团奏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乐章 崔小远2025-08-25 2 2025年08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