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都市新闻

天河乞巧活动周开幕

7大打卡点玩转“七夕+全运”

何钻莹

本文字数:1377

  打卡点的挑战任务之一。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布景。

  8月23日,“七夕天河 激情全运”2025广州乞巧·七夕节非遗活动周(简称“活动周”)拉开序幕。这场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会持续7天,除了展示“摆七娘”传统乞巧民俗,还将开展惠民演出、全运乞巧打卡、集体婚礼等主题活动。

  活动周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为契机,将体育元素、家风文化与传统民俗深度融合,以“助力全运·七夕盛启”“七夕鹊桥·全运足迹”“汉风国潮·得巧天河”“星河市集·活力天河”四大主题串联起系列活动,让千年乞巧习俗焕发新生命力。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钻莹 通讯员天宣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 通讯员天宣

  创新演绎:

  “非遗+体育”激发文化新活力

  今年,恰逢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举办之年,活动周以“七夕天河 激情全运”为主题,将体育元素与乞巧文化深度融合,为传统节日注入新活力。

  在“七夕鹊桥・全运足迹”全运乞巧打卡活动中,BRT天河体育中心站、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奥体优托邦店)、正佳广场、员村工人文化宫、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天河拾光里、珠村七夕广场7个分会场化身“文化+体育”体验站。市民在这些体验站线下打卡,参与全运会、七夕节相关的知识问答和挑战任务,即可获得“七夕+全运”联动专属纪念品。

  “天工得巧”2025年广州天河区非遗创意设计大赛暨乞巧手工艺大赛开赛,比赛持续至12月。赛事设置了非遗进校园课程、非遗研学课程等6大单元内容。

  联动共赢:

  文商旅体融合让“流量”变“增量”

  以活动周为契机,天河区进一步推动文化、商业、旅游、体育的深度融合,将文旅“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全运乞巧打卡、乞巧手游、文化展览、非遗研学、非遗体验课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将在天河区文化、商业、旅游、体育等相关单位轮番上演。

  8月23日至29日(农历七月初一至初七),珠村明德堂、北帝庙、七社等五个点位将向广大市民展示“巧手巧艺”摆七娘的传统乞巧民俗。现场不仅有传统乞巧作品的展示,更有乞巧艺人的现场制作,让市民近距离感受乞巧文化的魅力。

  市民不仅能“看巧”,还能“学巧”“得巧”。8月24日至29日,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天河区文化艺术中心等将组织“非遗活动周8场研学体验课”,通过介绍珠村人文历史及天河乞巧习俗文化内涵,让群众在亲手实践中,体会传统技艺背后的匠心精神,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与发展。

  此外,“非遗+游戏”创新玩法将二次元文化与乞巧文化深度融合,为年轻人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喜结良缘:

  体育中心七夕将举办集体婚礼

  乞巧文化始终以女性勤劳智慧、追求美好生活为核心内涵,承载着对家庭和睦、幸福绵长的朴素向往,正是“好家风”的生动写照。今年活动周中,多场浸润“好家风”理念的活动,让千年民俗与当代家庭美德深度共鸣,让文化传承更具温度与生命力。

  七夕节当天,天河区民政局联合天河体育中心特别设立结婚登记户外颁证点,在天河体育中心举办“喜结良缘·活力全运”集体婚礼,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婚俗改革的号召,用简约浪漫的形式倡导婚俗新风,让乞巧文化中“向善向美”的内核在当代家庭中延续生长。

  8月26日“《两性对话》恋爱与婚姻”主题分享会也将在天河区文化艺术中心小音乐厅暖心开讲,为观众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非遗与体育、家风、商业的深度融合,将进一步擦亮“七夕天河”文化名片,也为天河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持久的文化动力。这个夏天,千年乞巧正以更年轻、更活力的姿态,邀全民共赴一场文化传承的浪漫之约。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都市新闻 A6天河乞巧活动周开幕 何钻莹2025-08-25 2 2025年08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