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机器人现场剥鹌鹑蛋壳,全球首款5分钟PCR仪、抗甲流药物昂拉地韦惊艳亮相……8月23日,广州医博会上,广州实验室联合广州市卫生健康委主办的“广州国家实验室呼吸健康创新项目推介会暨专题展”顺利举行,活动集中展示了实验室在呼吸系统疾病防控领域的11项突破性成果,涵盖传染病防控、慢病管理、高端医疗装备等方向。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武威
钟南山:争取肺癌5年生存率达到90%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出席推荐会并致辞。钟南山表示,广州实验室作为呼吸系统疾病及其引发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成立4年多来,一直锚定呼吸系统传染病、重大呼吸慢病以及呼吸系统疾病高端诊疗装备方向,依托新型举国体制,联合全国优势力量开展攻关。
谈到肺癌诊治,钟南山表示,肺癌是我国所有肿瘤疾病类型中,无论男性女性每年致死人数最多的疾病。目前,钟南山团队已经从肺癌早筛、早查、早诊、早治、早干预、早康复等方面实现突破,并希望在接下来将各项技术推广到全国,“现在的中国,一般情况下发现肺癌后5年存活率大概只有20%,我们希望我们的工作,可以让肺癌5年生存率起码达到90%。”
谈到科技成果转化,钟南山介绍,广州实验室从筹建开始,就确定了“双转化 双推广”理念,“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基础研究向临床研究,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的一次转化,以及从样品到产品再到产品的二次转化,形成简便、效优、价廉、安全的技术和产品,向临床和基层推广。我们不仅要研发高精尖的技术和产品,更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巨大需求,将这些高端的技术和产品向基层延伸,让百姓用得起、用得上。”
钟南山介绍,实验室近几年产出了一批关键成果,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研发速度快,积极响应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四年来,实验室产出了数十项关键成果,包括合作上市的8款药物和疫苗,以及多个医疗器械和科学仪器设备,基础研究领域也有很多具有影响力的成果发现。
二是产品效果显著,满足临床实际需求。今年研发上市的抗甲流药物昂拉地韦,在退烧时间和症状缓解方面疗效非常显著,还能一药多用,可以应对H7N9、H5N6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既为全球应对流感提供了中国方案,也为预防人畜共患病提供技术储备。
三是产品简便易操作,帮助基层省时省力。李亦学教授团队研发的生物医学大数据操作系统Bio-OS为科研团队提供一站式生物医学大数据分析处理平台,帮助科研人员省力。曹小宝团队研发的单细胞测序系统通过高精度和高通量分析和处理单细胞数据,帮助企业大幅降低实验成本。还有肺功能仪,手持就可以操作,在医疗资源匮乏的基层机构也能够开展呼吸慢病筛查,帮助基层节省人力成本。
后续,广州实验室将继续以产出简便、效优、价廉、安全的技术和产品为己任,依托新型举国体制,深化全链条建设,加紧科技攻关,产出更多优质的成果,共同护航人民生命健康。
裸眼3D操控机器人做手术
这次医博会展示的广州实验室11项成果主要可分为传染病防控、慢病管理和高端医疗装备三大类型。
在高端医疗装备展品中,国内首款单孔手术机器人惊艳亮相,现场工作人员通过一个大型裸眼3D屏幕和两个操控手柄,正在指挥手术机器人的机械臂徒手剥鹌鹑蛋壳。
该机器人企业的产品经理郭宇浩告诉记者,公司与广州实验室临床基地、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何建行团队合作,开发了裸眼3D腔镜显示系统,实现真三维显示,在提高手术精度的同时,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
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作为国内首款获批上市的内窥镜单孔手术系统,通过直径2.5cm单孔鞘管同时进入内窥镜和三支手术器械,适用于泌尿外科、妇科、普外科及胸外科手术。其全球首创的蛇形臂技术具有活动范围广、负载能力强等优势,国家药监局评价其“采用国际首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