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印象中的白衣天使总是步履匆匆。其实,脱下白大褂后,他们的生活也活力四射。没有强健的体魄,怎能撑得住高强度的工作?没有人比他们更懂得运动就是最佳的“健康处方”这个道理。
今天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十五运会也将很快拉开序幕,广州日报健康有约与五位医者对话,听他们讲述自己的运动故事。让我们一起“动起来”,为全运打CALL。
策划/黎蘅、任珊珊、周洁莹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洁莹、伍仞、何雪华、梁超仪、徐依励 通讯员刘文琴、陈子滢、罗玮、张婷婷、郝黎、张蓝溪、张诚斌、周密、陈文、庄映格
李劲松
握好手术刀 投好三分球
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科主任李劲松看来,投好每一个三分球与握好手里的手术刀有异曲同工之妙——靠的是热爱、拼搏精神和团队合作。作为医院篮球协会会长,李劲松连续11年牵头举办院内篮球赛,带领口腔科联队创下“11年10冠”的纪录。
早晨7点查房,7点半交班、病例讨论,8点后进行手术或门诊,周末还有手术或学术会议……李劲松的工作日程排得满满当当,但他的运动时间从未被挤占。“每周日的晚上约场球,周三晚上有空也会去球场。”他说,“医生要给患者带去健康,自己更要有健康的体魄。我们常给患者开处方,也不妨给自己开开‘运动处方’。”
刘广健
坚持打网球 身体倍儿棒
20多年来,中山六院超声科主任刘广健在肝肿瘤的消融治疗等各项超声引导介入治疗方面深入探索,精准狙击肠癌肝转移结节,为晚期癌症患者带来了希望。
每周二晚上,刘广健与一群医者组成的网球队都会打网球,已经坚持了20多年。持续的网球训练给了他强健的体魄,也提升了他的工作效率。对有些人提出的“没时间运动”这个说法,刘广健说,自己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12个小时以上,周末还要飞往全国各地,进行学术交流。但他还是利用零碎时间,将运动习惯固定了下来。他的办公室里有一个俯卧撑支架,在零碎时间里做俯卧撑、深蹲,也是他坚持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
肖 飞
全力解“心”病 感谢羽毛球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肖飞是患者口中“守护无数‘心’生的医生”。门诊、手术、查房、教学、科研……他在20年的职业生涯里忙到“抬头方知时日过”。
肖飞说,与职业一路相伴的,是自己打羽毛球的爱好。“只有身体健康才能努力工作、快乐生活。”肖飞笑着说,他非常感谢羽毛球这项运动,它的门槛很低,但“上限”很高,一路坚持下来,“全力以赴解‘心’病”才更有底气。
他说,运动可以增强人体心肺功能、改善机体血液循环,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血压、血脂,同时有助于舒缓压力。“希望我们携手努力,让每一颗心脏都健健康康、活力十足!”
吴 禹
坚持“跑马” 减重成功
长时间坐着看片子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放射科主治医师吴禹工作的常态。当脱下白大褂,换上跑服、跑鞋后,他又是一名马拉松好手,全程马拉松PB(个人最好成绩)为3小时17分。
吴禹“跑马”的时间并不长。去年,他惊讶地发现,自己的体重飙升到了89公斤。当时在下乡帮扶的他重拾运动习惯,开始跑步,短短几个月减重35斤。由于外形的巨大变化,他回到医院后,同事几乎不敢相认。
“今年医师节的愿望,一是希望自己全马成绩早日‘破三’;二是希望更多的同行一起进行锻炼。大家都有强健的体魄,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吴禹说。
谭文慧
既会“绕指柔” 又可破千斤
谭文慧是广东省中医院一名小儿推拿专科医生,平日里跟娇嫩的宝宝们打惯了交道。不过,对宝宝温柔耐心、一脸阳光的“谭姐姐”换上另一套战袍之后,可以马上变成格斗高手,那一双抚触宝宝时无限温柔的手,也能在四方垫上瞬间放倒一个成年猛汉。
在谭文慧看来,巴西柔术素有人体象棋之称,健身又健脑,用的都是“巧劲”,一举一动都讲究布局,让人快乐加倍。“我读书的时候身体不太好,老是生病,所以听从了妈妈的劝告,学医、从医。妈妈希望有更多专业人士来保我健康,我现在真的爱上了这个职业。我的另一个热爱——运动,也让身体倍儿棒。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生病了。”谭文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