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SA7版:中山新闻

绿涌岐江:中山的生态文明长卷

肖欢欢、梁影涛、张翔宇

本文字数:2143

  学生们参观中山市生态文明体验馆。

  中山市生态文明体验馆于今年6月5日正式开馆。

  守护美丽海湾,助力“美丽全运”,中山志愿者们在行动。

  8月15日中山生态学馆正式开馆。

  2025年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今年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岐江水面映出五桂山的剪影,中山顺势翻开新一页绿色长卷:刚刚征集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项目已落地生花,商圈的无废故事会还在回响,守护美丽海湾的志愿者们与海浪同频,新启用的生态文明体验馆、生态学馆,则用光影与再生材料把“两山”理念融入了城市肌理。

  让故事发芽——从绘本到实验的全民课堂

  7月6日,在中山假日广场博雅书店,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与中山市生态环境局把“无废故事会”搬进商圈。上午场的活动聚焦“无废”主题,专业讲师为孩子们精彩讲读绘本《别把地球装进塑料袋》;下午场故事换成《都是放屁惹的祸》,幽默的绘本故事把温室气体的来龙去脉讲得惟妙惟肖;环保手工环节,废弃鸡蛋托被孩子们精心剪裁、涂色,变成一朵朵簪花,孩子们看着原本即将被丢弃的鸡蛋托在自己的巧手下华丽变身。

  7月11日,中山市烟洲中学校园热闹非凡。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中山市生态环境局把课堂搬到狮滘河畔。学生们在志愿者示范下完成取水、分装样品,再将水样带回实验室检测pH值、溶解氧,整个过程既“听知识”也 “做实验”,孩子们第一次让课本公式与河流脉搏同频。

  8月10日,三乡镇桥头村郑公祠前,一场以“美丽广东我宣讲”为主题的生态文明科普进乡村活动热闹举行。宣传活动设置4个特色摊位:环保答题扭蛋站、环保侦“碳”、地球补习社、环保知识大挑战。该活动把环保知识掰开揉碎,变成游戏与奖品,让生态文明理念在乡村落地生根。

  面向不同群体提供精准化服务是中山市生态文明宣教的亮点之一,小切口、大叙事,一本绘本、一次实验、一个扭蛋,让生态文明理念像盐一样溶进生活,看不见,却处处有滋味。

  让双手启航——从净滩到种子的志愿长河

  8月2日,深中通道西登陆点翠亨新区海滩,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一场充满责任与担当的 “绿色赛事” 在这里上演,“美丽广东 志愿有我”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志愿净滩活动中山分场在这里举办。活动中,志愿者们分工协作,手持工具认真清理海滩垃圾,将废塑料等废弃物分类装入收纳袋,大家干劲十足,用双手为海滩“减负”,让海岸环境焕然一新。现场还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有奖问答和志愿讲解等形式,向公众普及海洋环境保护、美丽中国建设相关政策知识。

  而在城区,另一场“赛事”也正在孵化。“扎根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主题特色活动”“聚焦培育种子志愿者,打造志愿服务孵化培育交流平台”……一个个充满创意与温度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构想,在中山市首届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项目征集大赛评审会上精彩呈现。

  此次大赛面向全市广泛征集项目,吸引了众多社会组织、志愿团队积极响应,最终12个优秀项目脱颖而出。主办方将结合“百千万工程”的政策导向,把美丽乡村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项目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机结合,持续为中山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事业注入新活力。

  从城市到乡村,从校园到海岸,中山市通过多元化志愿服务构建起全域覆盖的生态教育网络。这些活动不仅凝聚了公益力量,更推动了生态保护从“政府主导”向“全民共治”的转变,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生动实践样本。

  让空间呼吸——从体验馆到学馆的绿色地标

  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山市生态文明体验馆一期场馆正式开馆。518平方米的沉浸空间里,原创IP“阿娇”与“阿弟”用粤语童谣、咸水歌串联起“光阴的故事、水族的历险、气族的使命、生命共同体、美丽中山文创区、低碳骑行”六大互动区域。

  最惊喜的是馆内特别设计的“时空裂缝”,参观者透过嵌在墙面上的“放大镜”,可直观领略中山美丽河湖的秀丽风光,让市民群众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山的水资源环境,体验馆成功打破了“参观者被动接受信息”的旧模式,开创了“参观者主动探索学习”的新范式。

  体验馆本身还是一个践行绿色建筑的典范。馆方彻底摒弃印刷品、喷绘布和KT板,全投影数字展陈系统使建设阶段减少90%的印刷品消耗,同时避免了后续展览更新时产生的材料浪费。

  8月15日全国生态日当天,中山生态学馆正式开馆。421平方米的空间被温柔分割为昆虫科普区、手工创作区、矿石科普区、舞台区及展览区。入口打卡墙上,纸飞机与千纸鹤是用废弃纸皮裁剪、折叠而成;空调管道表面也用安全的环保材料装点出树皮的纹理,各种运用“资源再造”的小动物在“树干”上驻留休憩,让冰冷的管道也充满了自然气息。

  全国生态日当天,中山生态学馆一口气推出“美丽中山生态展”“亲子环保之旅”“探秘神奇种子”自然观察、“环创小工匠”系列主题活动。“中山生态学馆目的在于通过体验活动、学习课程让参与者能深入感受生态文化的魅力,理解和传播环保理念。”中山市生态环境局相关工作负责人说道。

  两个新场地的落成,不仅给中山市民增添了一处休闲学习的新场所,更成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宣教阵地和志愿服务枢纽。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活动、志愿服务和网络延伸,体验馆未来有望将生态环保理念从场馆内向全市各个角落辐射,形成一张覆盖城乡的生态文明教育网络。

  夜色落下,长卷未收。孩子们把簪花别在发梢,志愿者把最后一袋垃圾分类封口,学馆的纸飞机仍在风里滑翔。长卷没有落款,却写满时间的注脚——只要风继续吹,这幅“绿涌岐江”便日日更新,年年生花。(文、图/肖欢欢、梁影涛、张翔宇)

  专题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中山新闻 ZSA7绿涌岐江:中山的生态文明长卷 肖欢欢、梁影涛、张翔宇2025-08-19 2 2025年08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