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体育

三位重量级嘉宾亮相十五运群众比赛乒乓球项目决赛

乒坛泰斗在广州

杨敏

本文字数:3640

  78岁的姚振绪(中)、76岁的孙麒麟(左)和71岁的陆元盛在十五运群众比赛乒乓球项目决赛聚首。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泽彬 摄

  姚振绪

  姚振绪(左)

  姚振绪 图片由乒乓世界提供

  孙麒麟打卡广州亚博馆。(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敏 摄)

  孙麒麟对广州亚博馆赞不绝口。(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敏 摄)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乒乓球项目决赛本周在广州举行期间,三位精神矍铄的白发老者穿梭于赛场与仲裁席之间,几乎所有参与本次赛事的人员看到他们都会过来打招呼,并且要与他们合影留念。他们是78岁的姚振绪、76岁的孙麒麟以及71岁的陆元盛。8月12日的《广州日报》报道了中国女乒前主教练陆元盛积极推动手机乒乓球、国球护眼球的故事。今天报道的主角是中国乒乓球队前领队、国际乒联技术委员会前主席姚振绪以及国际裁判长、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孙麒麟。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敏

  姚振绪:乒乓球就是我的生命

  “乒乓球就是我的生命”,和小小的银球打交道超过一个甲子,姚振绪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用了这句话作为开场白。

  1978年在广州初尝炒牛河

  姚振绪有很多头衔,走在全运会群众比赛赛场,有人喊他“姚主席”,有人喊他“姚领队”,有人喊他“姚指导”,还有人喊他“姚主任”,这与他异常丰富的工作经历分不开。

  1947年,姚振绪出生于上海。12岁时,他进入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学校打乒乓球。从此,他的人生轨迹就与乒乓球分不开了,不管工作和生活发生了怎么样的偏离,他最后都能回到以乒乓球为中心,直到如今年近八旬,乒乓球依然是他生命中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削球手姚振绪于1962年进入上海市乒乓球队。18岁那年,他入选国家队。1971年,在上海举行的中美乒乓球比赛上,姚振绪代表中国队赢下关键的第九场球。1972年,未满25岁的姚振绪因故提前退役,他认为自己还在当打之年,对于退役心有不甘,“那时候我发现自己除了打乒乓球,什么也不会干。”因此,在退役之后的大半年时间里,姚振绪向母亲隐瞒消息,假装还在球队里,其实是通过打业余比赛保持状态。他还意识到,要保持竞技水平,营养必须跟上,因此想尽办法保证营养,最窘迫的时候要借钱吃饭。终于,命运向他抛来了橄榄枝。1973年,他被招入八一队,从上海搬到了北京。

  两年后,姚振绪成为了一名援外教练,他在巴基斯坦卡拉奇生活了22个月。“当地生活比较艰苦,我在宿舍里几乎每天都要与臭虫、蚊子作斗争。”他的乒乓球术语英语功底就是在巴基斯坦打下的。“当年我在巴基斯坦买了录音机,死记硬背那些专业的乒乓球技术名词。虽然我的英文至今也不好,但在乒乓球领域的专业技术沟通上还勉强可以。”尽管之后当上了国际乒联技术委员会主席,在奥运会、世乒赛、国际乒联大会等大场面中与来自不同国家与地区的乒坛人士交流顺畅,但姚振绪还是谦虚地认为自己英文不好。到了1978年,他第二次援外,目的地是泰国。

  这一次,姚振绪的人生与广州有了交集。当时,他在广州逗留一晚,再经香港飞赴曼谷。他住在东较场附近的招待所,晚饭时间外出觅食的他点了一份炒牛河,那种因为有锅气带出的美味,让他在4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念念不忘。“我出生在上海,对广州的第一印象嘛,广州好吃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后来,我每一次来广州,都感觉这座城市越来越新潮,越来越漂亮。六运会、九运会,到如今的十五运会,通过承办全运会,广州还见证了中国体育从专业竞技到全民参与的转变。”

  堪称中国乒乓球“活字典”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姚振绪在北京当过教练,又在国家体育总局属下的服务公司负责体育旅游和赛事招商运营。他和乒乓球似乎距离越来越远。1985年,中国乒乓球队需要一名领队,当时的总教练许绍发认为,姚振绪适合这个岗位。

  1995年卸任中国乒乓球队领队之后,姚振绪出任中国乒协副主席,并担任国际乒联技术委员会主席,长期活跃于国内外乒乓球赛事组织工作领域。在国际乒联任职的15年间,他代表技术委员会多次提出团体世锦赛的比赛办法和北京奥运会团体赛的比赛模式。1997年至2009年期间,他先后七次担任世锦赛技术代表和仲裁主任。

  从2014年开始,姚振绪接手国际乒联博物馆相关工作,担任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顾问,致力推广中国乒乓球的“国球文化”,他也被誉为中国乒乓球“活字典”。在2020年举行的国际乒联代表大会上,姚振绪以全票当选为国际乒联成立以来第11位个人荣誉会员,他在致辞中说:“我人生的每一步都在偶然中踩准了点,乒乓球就是我的生命!”

  姚振绪认为,乒乓球成为“国球”并非偶然,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延安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就有乒乓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运动员拿到的第一个世界冠军来自乒乓球项目;中国在1953年加入世界乒联,这是中国加入的第一个国际体育单项组织。”姚振绪透露,“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我在乒乓球赛场看到一位华裔母亲带着两个儿子来看比赛,我问她为什么选择观看乒乓球比赛,她告诉我,‘因为只有乒乓球是一定可以听到(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项目。’我想,这些都是乒乓球成为‘国球’的基础。”

  展望中国乒乓球的发展前景,姚振绪认为,所有体育都是来自原始的游戏。全运会群众比赛设立乒乓球项目非常好,因为中国的乒乓球群众基础雄厚,广大乒乓球爱好者现在也有了展示自己实力的舞台。“这次在广州举行的全运会群众乒乓球比赛的整体水平高、赛事组织也很专业。我始终认为,群众赛事就是要这样,接地气、众乐乐。”

  孙麒麟:广州是我的福地

  “广州是我的福地啊!”这是在天河体育中心体育馆里,担任十五运会群众比赛乒乓球项目决赛仲裁的孙麒麟和本报记者说的第一句话。他说,人生中最大的两个成就,一是成为中国高校体育教育领域第一位国家级教学名师,二是成为世界乒坛唯一获颁“国际乒联贡献奖”的乒乓球裁判。第二个荣誉,孙麒麟是在广州获得的,那是在2008年第49届世乒赛团体赛期间。加上曾经担任2010年在广州举行的第16届亚运会乒乓球比赛裁判长,孙麒麟在广州留下了很多美好回忆。这次在十五运会期间重返广州,他有了意外收获,又加深了对广州的感情。

  在中国乒坛乃至国际乒坛裁判界,孙麒麟是泰斗级人物。他执法过三届奥运会、四届亚运会、十届世乒赛、十一届世界杯,从事乒乓球裁判工作已经半个世纪。

  被授予“国际乒联贡献奖”

  孙麒麟从小热爱乒乓球,从小学到初中都是上海松江地区的少年比赛冠军。在北京体育学院深造期间,他是学校乒乓球队队长。当时国家主办亚非拉乒乓球比赛,原国家体委抽调一批年轻运动员作为其他国家与地区参赛运动员的陪练。孙麒麟成为塞浦路斯队和墨西哥队的陪练,后来又担任过柬埔寨队和老挝队的陪练。这些经历提升了他的组织能力和服务精神。

  毕业之后,孙麒麟进入上海交通大学任教。1978年,中国乒协举办高级裁判培训班,全国有100多人参加集中培训并考试,孙麒麟考取了第一名。1996年,他成为中国乒乓球裁判界历史上第二位国际裁判长。之后,多届奥运会、世界杯、世乒赛上都能看到他的身影。2008年,在广州世乒赛期间举行的国际乒联代表大会上,孙麒麟被授予“国际乒联贡献奖”,这是迄今为止唯一获此荣誉的乒乓球裁判。

  从第五届全运会开始,孙麒麟一直担任裁判或者仲裁工作,从没有间断过。今年的十五运会已经是第11届,他是为数不多担任过在广东举行的三届全运会的裁判,在乒乓球项目更是绝无仅有。“我参与的前十届全运会都是在专业竞技组,今年第一次参与群众比赛的仲裁工作,感觉很新鲜。”作为2008年广州世乒赛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乒乓球项目的裁判长,孙麒麟非常清楚广州的办赛和组织能力,因此,他坐在天河体育中心体育馆里的最大感受,就是这次参加群众比赛的运动员很幸福,因为比赛场馆设施、赛事组织,全都是专业级别。

  这次比赛期间,孙麒麟在与其他广东裁判员聊天时得知,体育馆不远处就是广州亚运会亚残会博物馆,他抽空去了一趟,收获丰富的他兴奋地带着老朋友陆元盛又去了一趟。“这里面的展品太丰富、太珍贵了,全是广州亚运会的文化遗产,我拍了很多照片与学生分享。”最让孙麒麟激动不已的是看到了《第16届亚运会筹办阶段及重要里程碑示意图》。在这张示意图面前,孙麒麟驻足良久,看得津津有味,拍下了很多高清图片。“我的其中一门课是运动竞赛学,当中有如何申办赛事的内容,我收集到了一些国际比赛、国内比赛的筹办图,亚运会的还是第一次看到,太珍贵了!广州在保留体育赛事遗产这一块做得太好了。”

  对广州亚博馆赞不绝口

  孙麒麟对广州亚运会亚残会博物馆赞不绝口。作为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他现在依然定期给学生授课。截至目前,他的门生当中就有15位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包括曹燕华、施之皓、倪夏莲、刘国正、王励勤、刘国梁、秦志戬、丁松、李菊、马龙、许昕、于子洋、孙颖莎、王曼昱、樊振东,可谓桃李满天下。他告诉记者,他们都是上海交大的学生,有些已经毕业了,有些还在读。由于孙颖莎、王曼昱目前还有很多比赛任务在身,因此,她们暂时无法回到学校上课。对于这些现役运动员,学校都安排了专人授课,而且在授课时间上也是尽量选在他们的比赛间隙。

  “我一定会把你们的亚博馆推荐给学生,让他们有机会到广州的话,一定要到这里参观。”在亚博馆入口、亚运火炬、工作人员服装展厅等多处留影后,孙麒麟满意地结束了这次广州之行,他已经满怀期待与“福地”的下一次相聚。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体育 A7乒坛泰斗在广州 杨敏2025-08-16 2 2025年08月1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