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档案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王楚涵)近期,债券市场出现了一轮调整,债市价格走弱,以债券为底层资产的理财产品、债基等,收益也出现了下滑。部分固收类理财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环比下跌35BP,多只债基近1个月以来收益跌超4%。对此,业内人士建议,在债市调整之际,投资者可采取“固收打底+权益增强+另类分散”的方式,合理配置“固收+”产品,适度提升权益资产。
多只债基近1个月以来收益跌超4%
近期债市走弱,令底层资产投资债券的理财产品、基金产品的收益率走低。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截至8月3日,存续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不含现金管理类产品)的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2.46%,环比下跌0.35个百分点。Choice数据显示,近一个月以来,恒生前海恒源昭利债券E、富安达富祥利率债D、光大保德信永利债券D等债基,收益跌超4%。
华泰证券研究所所长、固收首席张继强分析,债市的回报预期将降低,后续潜在波动也可能加大,建议关注10年期国债收益率1.7%以上的机会,10年期国债收益率1.7%~1.8%可逢调整增持。
投资建议
可采取“固收打底+权益增强+另类分散”
面对债市波动,市民该如何投资呢?普益标准研究员张璟晗建议,短期来看,可适当减少以债券为底层资产的产品配置,降低风险。长期来看,债券市场仍具有稳定收益和避险功能,投资者可进行合理配置“固收+”产品,“固收+”产品在投资债券的基础上,部分资产还会投资于股票市场或商品市场,当股市走强或商品价格上涨时,能提升产品的收益。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建议,普通投资者可构建多元资产组合并动态调整。核心是通过“固收打底+权益增强+另类分散”的合理配比实现风险分散。年轻群体可适度提升权益类资产比例,借助含权理财或指数增强产品博取长期收益;临近退休者则需以固收类及低波资产(比如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货币基金)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