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何颖思 通讯员穗财宣)零基预算改革升级版来了。在总结市级零基预算实施情况基础上,结合“十五五”规划和财政科学管理任务要求,今年广州谋划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思路举措,推进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打造广州城市运营的新模式、新理念和新经验。
近日,广州市财政局举行深化市级零基预算改革方案政策宣贯暨2026年市本级部门预算编制培训会,会议强调要构建全市一盘棋,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围绕“统筹、提质、降本、增效”全面提升项目质量,加强政策梳理,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从严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加大支出规范力度,做到有保有压、能增能减,强化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
着眼长远 拓宽改革范围
本轮零基预算改革已不仅仅局限在预算编制环节。市财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着眼五年长远规划,着力拓宽改革范围,推动改革全面覆盖。从纵向上,推进改革涵盖资源统筹、预算编制、支出管理、国库管理、政府债务管理、绩效管理、财会监督等各个环节,推动零基预算从预算编制向财政管理、政府治理延伸;从横向上,聚焦改革由一般公共预算拓展到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并围绕统筹、提质、降本、增效等多条战线,通过强化统筹机制夯实财力基础、规范经费支出控制预算成本、优化支出结构聚焦保障重点、完善绩效管理助力改革落地、加强防范风险坚守平稳底线,着力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提质增效降本。
集中财力支持产业发展
此次改革强化以零为基,通过实施竞争性分配优化支出结构,建立预算安排有增有减机制,腾出更多财力保障重点支出,切实发挥零基预算对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与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功能。
具体如何保障呢?市财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围绕广州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从“梳理政策、稳定增长、完善清单”三方面大力支持产业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产业体系整体效能。
首先,广州全面梳理产业政策。及时调整、废止优先度不高、效益低下的产业政策,如淘汰单项补贴金额小等“撒胡椒面式”普惠制补贴项目,以及需提供诸多申报材料的政策项目等,通过采取扩大免申即享范围,优化申报流程,简化申报材料等措施予以完善,提高企业获得感。
其次,建立稳定增长机制。推动预算安排优先向产业发展倾斜,在足额保障“三保”等刚性支出的前提下,逐年提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产业投入强度。
再次,完善保障清单制度。结合广州“十五五”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广州市产业政策保障梯度,优先保障中央、省定配套项目,合理延续或新增出台产业政策,建立产业领域大事要事保障清单并实行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养格局,全力支持“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