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全杰 通讯员成广聚、张洁丹、宁泊、张萍萍)近期,随着气温升高、降雨增多,蚊虫进入繁殖高峰期,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传播风险增大。为有效防控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保障市民健康,广州各区根据全市统一部署,纷纷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筑牢“两热”防控屏障。
老旧小区开展地毯式清理
在越秀区,通过全域清洁、精准消杀、设施提升、宣传动员“四位一体”,全力切断蚊媒传播链。城管部门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清洁大行动,重点围绕老旧小区、城中村、背街小巷等薄弱环节,开展地毯式清理。
该区共出动环卫工人、志愿者5500余人次,清理卫生死角和黑点450处次,清理垃圾杂物约170吨。全区499个垃圾收集点、18个转运站及公厕开展“冲洗+消杀”双作业,保持收集点、转运站及周边干净整洁、无积水,防止蚊虫孳生。
对下水道进行深度清洗
在天河区,城管部门近期连续数日组织下属各环境卫生保洁所全力支援相关疫点街道,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清理整治,针对背街小巷卫生死角、积存垃圾及积水隐患展开高强度整治,全力消除病媒孳生环境。同时,出动高压清洗车开展精细化保洁,磨洗人行道总长超过9900米,对病媒生物可能潜藏的下水口进行深度冲洗,累计冲洗超过300处。
天河城管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环境整治力度,紧盯垃圾站点管理,强化日常巡查督导,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紧密配合,扎扎实实做好环境卫生保障工作,全力减少蚊媒孳生风险,和街坊们一起努力,共同守护大家的健康安全。”
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消杀
而在从化,从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近日组织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所开展为期一周的集中消杀专项行动,重点针对办公场所、公共卫生设施、环卫作业区域及城中村等蚊虫孳生高风险场所实施精准防控。
据介绍,本次行动采取“清、消、防”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消杀。对公厕洗手台、排水沟、通风口等重点部位实施“一日三消杀”制度,有效阻断蚊虫孳生链条。全面清理9座垃圾压缩中转站的积水和杂物,对地面及设备表面实施“一日两消杀”。组织专业队伍对11个城中村的巷道、垃圾收集点、闲置空地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消杀。据统计,行动首日共投入专业消杀人员69人次,完成消杀面积17万平方米。
从化城管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防控成效,从化区环卫所严格执行“三规范”工作标准:一是规范药剂配比,采用高效低毒消杀方案;二是规范作业流程,建立完整消杀台账;三是规范后续管理,持续开展蚊虫密度监测和效果评估。同时,通过清理小型积水容器等举措,从源头控制蚊虫繁殖环境。
防控“两热” 用好“三招”
清积水
定时清理家中容易积水的地方,如瓶罐、废旧轮胎、花盆、下水道、杂物堆等区域,不给蚊子提供繁殖的机会。
灭蚊虫
及时清除蚊虫孳生地,降低蚊媒密度;个人应使用蚊香、驱避剂、蚊帐等方式驱蚊、灭蚊和防蚊。
防叮咬
外出时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面积,同时可以在裸露的皮肤上涂抹含避蚊胺、避蚊酯的驱蚊液。